第五章 理解:以他人的眼光看待事物(3)

2014-07-18 14:41:39

    不去努力了解對方的部分原因是我們自以為已經掌握了所有該掌握的信息。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對自己應該掌握的情況的了解好比坐井觀天。比如,有些經理認為管理一家企業如同在股市投資一樣,就是數字問題。他們的態度可能是:“如果我們想建立合作關系,那就進入實質,別‘黏黏糊糊’的。我不需要更多地了解你。我同陌生人在電話裡就能把生意敲定。我只需要知道你的電話號碼、信用卡號和其他一些基本情況就行了。”

    確實,想要擁有能解決問題的良好關系是出於實用性的考慮,況且要理解一個人需要花時間。一次性接觸不同於長期交往,似乎沒必要花費力氣去了解對方。但不管是短期接觸還是長期交往,在加深了解方面投資都將物有所值。隨著彼此了解的不斷深入,我們避免問題、解決分歧的技巧就會愈加娴熟。

    “知”無止境。如果我想提高彼此之間解決分歧的能力,我應當時時認為自己了解得還不夠,我應該更多地去了解對方。一般來說,我們總是自然地認為對方需要了解更多的情況,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同樣需要更多去了解。一旦承認了自己的一無所知,我便能虛心學習,同時鼓勵你也這麼去做。

    一位退休的行政人員舉了一個有關尋求了解的必要性的例子。他叫保羅•克雷默,多年來掌管公司的一個部門,該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購後,克雷默留任原職,但上司是新來的副總裁。這位副總裁和他手下的人在收購前曾研究過這一部門的運營情況,他們認為自己知道該如何改善部門的業績。所以,他們下令改變定價,放棄小顧客,砍掉不贏利的產品。但克雷默則認為他最清楚該部門的運營狀況。他強烈反對這些新計劃,卻沒有詳細地分析這些計劃出台的原因。經過一場激烈的沖突,新計劃得以執行,克雷默辭職,生意越來越不景氣。

    克雷默和新副總裁兩人都掌握著大量的信息,他們都認為自己知道得最多。事後看來,克雷默也承認他可以從新上司的定價和市場分析中學到不少東西。而同時,對方也能從他多年的經驗裡學到很多東西。如果當時雙方不是那麼剛愎自用,都能彼此虛心讨教,這場沖突完全可以避免。

    

本文摘自《哈佛最為權威的溝通著作GettingTogether中文版》


  每個人都會面臨至關重要的人際關系問題,即使是生活在孤島上的魯濱遜R26;克魯索也要和仆人“星期五”打交道。人們就像嬰兒一樣離不開別人。   對於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我們往往認為:對等原則是一種很好的為人處世方式;維護實質性的利益和保全良好的關?不可兼得;避免分歧對於建立良好關系來說非常重要。 但這些在本書作者看來都是誤區!雖說關系是雙方的,但有一方努力就能改善關系,因為人們的態度會相互影響;實質問題和人際關系都要處理,但千萬不要把兩者纏在一起;自始至終一團和氣的人際關系是不現實的,我們不可能爽爽快快地解決所有分歧,但是我們可以做出選擇,改變現狀……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