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理性:保持理智與情感的平衡(10)

2014-07-18 15:37:57

    我們應當對自己的感情和感情的表達方式負責,以及對別人的情緒造成的影響負責。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化解情緒的沖動,理性地面對問題。如果我們情緒失控或激怒了對方,來一聲道歉是很有幫助的。道歉表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管話說得是否充分,都表明給對方以關切,如此一來,對方也會採取同樣負責的態度,這就能將雙方關系拉回正軌。

    我們常常將道歉看成是理虧。覺得自己沒做虧心事,就不願意道歉。其實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如果我們的行為產生了嚴重後果,表示一下歉意也無妨。不要為自己開脫,應當請求對方寬恕。不要說“我很忙”,而應當解釋一下:“恐怕我的心思不在這裡,對不起。”同樣,不要說“不是我的錯”,應當說:“我理解你發火的原因。這件事我也有部分責任,我很抱歉。”

    我們都有強烈的感情,不應當加以掩飾。我們應該勇於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否則,這些情緒會像火山一樣,總有一天會爆發,到那時,將對人際關系造成嚴重的危害。

    在情緒上來之前有所準備。情感因素破壞理智思考的部分原因是我們事先沒有預料到,思想上沒有準備。我們往往被弄得措手不及。有的律師認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在受理離婚訴訟之前會花時間同當事人一起讨論可能發生的情況,並預測他的感受。如果律師預見到某個問題會使當事人發火或不安,他可能會建議當事人如何來回應或索性不予理睬。這種事前準備不僅能使當事人學會如何面對情緒激動,也會使情緒本身平穩下來。當事人有備而來,在法庭上就不會驚慌失措、手忙腳亂。

    自己情緒的波動尚且難以預料,揣測別人的反應就更困難了。我們常常聽朋友這麼說:“不知道怎麼一回事。我只不過告訴他我的想法,他就大發雷霆。”我們不可能將自己置於他人的情緒之中,所以我們根本就不去做這種嘗試。但如果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必然會鑄成大錯,所以我們還得花些時間設身處地去感受他人的情緒。

    也許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客觀地去思考在雙方交往中我們希望自己乃至對方處於什麼樣的情緒之中,才能有效地解決分歧。既然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談判和争端的結局,我們就有必要考慮如何去影響雙方的情緒,正如我們有必要考慮其他對策一樣。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我們對別人的感覺不僅影響到眼前問題的解決,還關系到將來問題的解決。

    

本文摘自《哈佛最為權威的溝通著作GettingTogether中文版》


  每個人都會面臨至關重要的人際關系問題,即使是生活在孤島上的魯濱遜R26;克魯索也要和仆人“星期五”打交道。人們就像嬰兒一樣離不開別人。   對於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我們往往認為:對等原則是一種很好的為人處世方式;維護實質性的利益和保全良好的關?不可兼得;避免分歧對於建立良好關系來說非常重要。 但這些在本書作者看來都是誤區!雖說關系是雙方的,但有一方努力就能改善關系,因為人們的態度會相互影響;實質問題和人際關系都要處理,但千萬不要把兩者纏在一起;自始至終一團和氣的人際關系是不現實的,我們不可能爽爽快快地解決所有分歧,但是我們可以做出選擇,改變現狀……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