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進攻需“大勇”,轉移需“大智”
人們大都願意進攻,不願意退卻;願意面對順境,不願意面對變化。安德魯·格羅夫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作為經理人,我們憎惡變化,尤其是這些改變將我們卷入其中的時候”。而今邁步從頭越,改變是痛苦的,所以,我們總是懷著誠惶誠恐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處理一切事物。
戰略進攻靠大勇,戰略轉移靠大智。在正常情況下,攻城略地是一種成功,在非常時期,減少損失可能是更大的成功。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放棄根據地,開始長徵。就是這樣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略轉移,丢掉了瑞金蘇區,但保存和鍛煉了革命的骨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争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在今天的非常時期,我們從“長徵精神”中學到了什麼呢?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如果戰略無法達成預期的目標,就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主動地開始轉移。
和許多大企業一樣,英特爾也不例外。攻城略地,開疆拓土,進攻態勢不亞於任何一家公司。在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戰略進攻未嘗不是好事。然而,如果情景變了,攻不下了,怎麼辦?是繼續盲目的進攻擴張,還是根據形勢發展進行戰略調整?
非常時期,戰略的核心在於調整。根據市場形勢變化企業的戰略決策,時刻準備應對變化,調整自己適應變化。
※ 英特爾的戰略轉彎
英特爾是存儲芯片的開發者。在20世紀70年代,在存儲芯片領域英特爾睥睨天下,無人争鋒。但是,日本公司的突然崛起,迅速地吞噬存儲芯片的市場份額。以“偏執狂”聞名的格羅夫將如何在存儲芯片市場上與日本人“偏執”?
三岔路口擺在了格羅夫面前,是與日本公司正面交鋒,還是達成某種程度上的協商,或者退出市場,尋找新的商機?經過認真分析後,格羅夫作出的決策讓英特爾所有的員工都大吃一驚:放棄抗衡,戰略轉移。
對於行業裡的龍頭老大來說,這樣的決策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於是,整個公司陷入了無休止的會議和争吵當中。經過數月的争辯,天平轉向了格羅夫。英特爾決定放棄曾經創造了公司的存儲器產品,轉而進軍全新的微處理器市場。在這個戰略轉折點上,企業的命運生死攸關。
格羅夫開始尋找新產品,一種將所有電路置於一塊單獨芯片上的結構,可以像計算機那樣通過程序來控制的產品引起了格羅夫的極大興趣。經過將近一年的產業轉型,英特爾推出了跨世紀的386微處理器,一舉激活市場。正是這項技術造就了今天英特爾在微處理器的霸主地位。
本文摘自《大智大勇領導智慧》
宏觀形勢劇變、行業環境惡化、公司業績下滑、重大人事變動、產品質量問題、競争者進入、技術更新換代……這些情況都與公司息息相關,會使公司不同程度地進入非常時期。從某種意義上說,公司每天都會面臨新情況、遭遇新挑戰,非常時期也就成了公司的一種常態。非常時期孕育著新的機會和能量,呼喚著非常領導的決斷和睿智。本書將為非常領導提供如下能量: 進攻需“大勇”,轉移需“大智”;從快公司到“韌”公司;從做大做強到做深做厚;戰略模式:如何從紅海走向藍海;?營模式:如何從“經營”到“精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