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本質意義
管理是生產力,管理是社會文明。管理成就生活,管理成就事業,管理成就價值,管理成就你我。管理成功之路從自己出發,管理的終極目標是實現自我管理。使團隊的每一員都能用自己的行為否定一切管理規約,才能實現真正的管理。
1996年11月19日在雲南省委黨校幹部進修班小組讨論會上的發言
現代化建設應該以人為本
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應該構建以人為本,經濟、政治、文化為一體的建設體系。經濟、政治、文化三個層次,是一個系統,它們都是社會生活的必要因素,是内在制約著的。這三個層次的根據,就在於人本質的四個要素(勞動、需要、交往、意識)。只要有人的社會存在,就有經濟、政治、文化的相互制約和作用。社會的變革,也就是這三個層次相互制約的表現。經濟的基本矛盾,是人本質中的勞動、需要、交往的統一,也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政治則主要是交往所形成的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的集中體現,它表現為法律、階級矛盾、國家及其行為等“上層建築”;文化是人本質中意識這個要素中有關人生和社會關系的内容,是對經濟、政治等矛盾的意識形態。現在我們要註意對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上的錯誤認識,將經濟、政治、文化各自孤立,否定人的中心主體位置,片面強調經濟的決定作用,將政治和文化視為被動的從屬,這種唯經濟甚至唯生產力的觀點,主要的缺陷就是將經濟視為唯一主動的因素,並把經濟僅僅歸結為生產力,而他們所說的生產力又是脫離了人這個主體的,是物質生產力。然而,社會是人的社會,經濟是人的經濟,政治是人的政治,文化是人的文化。正是由於人的主體存在,才有了經濟、政治、文化這三者又都統一於人的存在與發展。
2005年1月31日於蒙自縣紅竺園住宅
堅持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方式
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現代社會管理方式,構建和諧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必須以提高人的素質為根本,以實現社會公正為關鍵,以建立誠信社會為基礎,以確保人民平安為保障。必須提高各級各部門、各級領導幹部的科學管理能力,堅持人本管理原則、利益管理原則、科學管理原則、民主管理原則、依法管理原則。必須全面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政治手段、文化手段實施對州域環境的全面管理和系統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創造人民群衆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2004年12月21日在紅河州委五屆四次全會上的講話
本文摘自《盛天下之理鑒世間之事》
《天鑒》是作者二十年的學習心得、生活體驗和履職感悟,涉獵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諸多方面。作者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結合,基於實踐的探索和理論的思考,娓娓道出治國理政之道、養身正家之道、仁醫仁術之道。内蘊真、善、美,外顯情、理、志,充分表達了至真的認識、至善的行為和至美的追求,充分表現了作者的激情、理性和意志力。何謂“天鑒”?乃“素心真履,天人共鑒;盛天下之理,鑒世間之事”之謂也。“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中國歷代知識分子所最尊崇的信條,在本書中得到了具體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