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網頁6月6號上線,在上線後幾個小時,埃文的朋友及朋友的朋友開始到處轉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註意力。當天遲些時候,埃文第一次更新網頁,發現他的朋友已經做了某些網上偵探工作,在社交網站MySpace上發現了一個網頁,載有莎莎及其可能的男友的照片。埃文在第二次更新當中提供了更多的有關手機如何丢失、它現在的主人是誰的背景。在當天下午的第三次更新中,他告訴大家一位紐約警察局的官員看到了整個故事,寫信教他如何向警察請求立案。
當天晚上,發生了兩件事情。首先,一位叫做路易斯的男子寫信給埃文,說他是莎莎的兄弟,是一位軍事警察。他說莎莎是從一位出租車司機手中買下了這部手機(這一說法,如同埃文在他的網頁中所指出的那樣,與莎莎早些時候有關她兄弟發現手機的故事是矛盾的)。路易斯要埃文停止騷擾莎莎,暗示說再繼續下去就要他好看。那晚事件的另一進展是,埃文的故事上了Digg。Digg是一個協作性新聞站點,用戶提交新聞,其他人投票"推"(thumbs up)或是"埋"(thumbs down)。Digg的首頁像任何報紙的頭版一樣,由及時而重要的新聞構成,只不過在Digg這裡,及時性意味著新推的新聞有多快,重要性是由用戶的投票而不是編輯的判斷決定的。Digg的首頁每天有上百萬讀者,這些讀者中有許多通過Digg看到了"被盜竊的Sidekick"網頁。
這個故事顯然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埃文每分鐘收到10封電子郵件,人們詢問電話的下落,給他打氣,表示願意相助。每一位曾經丢過東西的人都會對那些撿到別人的物品而昧著良心留下的人怨氣沖天,然而這一次,靶子被聚焦到個人身上,因為埃文以及所有那些讀到"被盜竊的Sidekick"網頁的人現在都知道,是誰霸占了丢失的手機,不但拒不歸還,還語出傷人。如果歸還物品比較麻煩,我們會說"誰撿到,誰受益。誰丢掉,誰哭泣",但假如沒有那麼麻煩,我們就不會這樣想了。在街上撿到鈔票和撿到一個内有身份證的錢夾是不一樣的,而丢掉手機甚至比丢掉錢夾更糟糕。拒絕歸還這部手機給原主人,在許多關註這件事情的人看來,是穿越了某種底線,而來自莎莎及其朋友和家人的辱罵和威脅更是在傷口上撒鹽。
本文摘自《無組織的組織力量》
舍基,一個新文化的最敏銳的觀察者,對此種社會革命的後果——無論是好是壞——給予了明晰而富有穿透力的解析,並思考了我們是誰,我們可以做什麼。一位婦女丢掉了手機,但徵召了一群志願者將其從盜竊者手中奪回。一個旅客在乘坐飛機時領受惡劣服務,她通過自己的博客發動了一場全民運動。在倫敦地鐵爆炸案和印度洋海嘯中,公民們用可拍照手機提供了比攝影記者更完備的記錄。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是由管理甚少的參與者們撰寫的……不論在何處,你都能看見人們走到一起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發起某種公共行動。一部集衆人之力的百科全書、一個丢失手機的傳奇,這些事情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聯系,但它們乃至更多事情的影響實際上有著共同的根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我們的交流工具支持群體對話與群體行動。聚集一群人並使之行動原本對資源有極高的要求,使得全世界範圍内的群體努力都被置於一種制度的壟斷之下。今天,全球分享與合作的工具終於交到了個體公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