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和舍基聊過,不知道他選擇這樣一個意味深長的題目做書名,有著什麼深刻的考慮。這個句法倒是讓我想起了王蒙《青春萬歲》序詩裡的一句: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
讓我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
和幸福的璎珞,編織你們。
我在思索這本書的中譯名的時候,首先想到可以套用王蒙的詩句,喊一聲"所有的人,所有的人都來吧",而人來了以後,幹些什麼呢?這就要去看本書的副標題--"無組織的組織力量"。由此我們則需去追尋組織是怎麼回事。舍基的意思也並不是說,等級組織完全成為明日黃花了,而是說,如果以前我們習慣於把群體行動先驗性地看成有人組織方能行動,現在,我們需要開始熟悉圍繞話題和内容而產生的有機組織。舍基的這本書始終圍繞著互聯網和其他技術進步給群體動力學帶來哪些改變而落墨,這種改變穿越了地理的和文化的鴻溝。
舍基的要點是,網絡的力量在於它使構建群體的努力變成一件"簡單得可笑"的事情。"簡單得可笑的群體構建"(ridiculously easy group?forming)的表述來自於西巴·帕克特(Seb Paquet),魁北克和蒙特利爾大學的一位電腦科學家。互聯網的價值絕大部分來自它作為群體構建的工具的作用,這一觀察常常被稱為裡德定律(Reed?s law),它以戴維·裡德(David Reed)的名字命名。裡德定律稱,"隨著聯網人數的增長,旨在創建群體的網絡的價值呈指數級增加"。帕克特修訂了裡德定律,補充說"群體交流的網絡的價值與開創一個群體需要的努力成反比"。換言之,如果建立群體仍很困難,則允許群體交流的網絡的價值會受到損害,反之網絡的價值則會增益。
本文摘自《無組織的組織力量》
舍基,一個新文化的最敏銳的觀察者,對此種社會革命的後果——無論是好是壞——給予了明晰而富有穿透力的解析,並思考了我們是誰,我們可以做什麼。一位婦女丢掉了手機,但徵召了一群志願者將其從盜竊者手中奪回。一個旅客在乘坐飛機時領受惡劣服務,她通過自己的博客發動了一場全民運動。在倫敦地鐵爆炸案和印度洋海嘯中,公民們用可拍照手機提供了比攝影記者更完備的記錄。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是由管理甚少的參與者們撰寫的……不論在何處,你都能看見人們走到一起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發起某種公共行動。一部集衆人之力的百科全書、一個丢失手機的傳奇,這些事情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聯系,但它們乃至更多事情的影響實際上有著共同的根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我們的交流工具支持群體對話與群體行動。聚集一群人並使之行動原本對資源有極高的要求,使得全世界範圍内的群體努力都被置於一種制度的壟斷之下。今天,全球分享與合作的工具終於交到了個體公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