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前增值稅制度存在的問題(6)

2014-08-05 14:11:48

   四、增值稅優惠減免存在的問題

  轉型前,我國增值稅減免稅優惠政策,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類:第一類是對生產經營的特指產品或商品的政策性減免;第二類是對國家鼓勵發展行業的政策性減免;第三類是對國有糧食部門經營關系到國計民生商品的政策性減免;第四類是對部分行業實行“先徵後退”的政策性優惠。

  1.從理論上看,當初增值稅減免政策存在以下弊端:一是違背了市場經濟“公平競争”的經濟發展原則。那時增值稅減免政策造成了企業間不公平競争的環境,扭曲了市場機制運行中價格槓桿和競争機制的功能。二是違背了增值稅的中性原則。國家為了促進和扶持一些特殊行業的發展,陸續出台了不少帶有照顧、過渡性的優惠政策,使得同類型企業之間、不同地區之間稅負不公的矛盾日趨突出,幹擾了增值稅的激勵作用。三是破壞了增值稅内控機制。增值稅減免政策中斷了增值稅鍊條的完整性,弱化了增值稅内控機制的作用。

  2.從行政管理角度看,增值稅減免政策存在以下弊端:一是減免政策過多過亂,不易掌握,不利於操作執行。如以糧食部門的免稅為例,一些省的有關按保護價購進糧食不計提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的會計處理規定與有關稅收政策相違背。二是減免稅政策增加了稅收徵管工作量,加大了稅收成本。仍以糧食部門為例,稅務部門必須搜集核定大量信息,比如是否為國有企業,是否為個人承包,租賃經營,是否單獨核算,工作量非常大。

  3.從實際運行效果來看,容易誘發納稅人偷逃稅款,同時給稅收管理帶來相當難度。如既生產經營徵稅產品,又生產經營減免稅產品的生產經營者,利用生產產品的材料成本、能耗成本核算複雜難以準確劃分的特點,有意減少免稅產品的材耗和能耗成本,擴大徵稅產品的進項稅金抵扣比例,進行偷漏稅款。還有生產經營者想方設法“搭車”、“挂靠”享有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套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逃避國家稅收。

   五、增值稅徵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增值稅專用發票存在的問題

  1994年稅制改革後雖然制定了一系列發票管理政策措施,但不斷發生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案件說明,我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由於政策制度、管理技術手段、管理人員素質、社會環境等諸方面的因素仍存在著許多漏洞,政策缺乏穩定性,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管理制度相對落後於社會經濟發展和形勢的要求,長期處於修補狀態。

  

本文摘自《增值稅制度與操作實務》


   本書根據2008年修訂通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編寫,旨在幫助廣大的納稅人以及註冊稅務師等財稅從業人員快捷、完整、方便地查閱和掌握增值稅制度及操作實務,及時了解最新政策變化,更好地運用優惠政策,提高納稅水平。
本書共分為三篇:理論篇——介紹了增值稅的類型、特點和增值稅制度的演變及政策取向;制度篇——詳細介紹了增值稅制度的基本法規和部門規章制度;操作篇——舉例說明增值稅的納稅籌劃、納稅申報及會計處理。
本書内容豐富實用,法律法規翔實準確,查詢方便,是廣大納稅人員、稅務幹部和財稅從業人員不可缺少的案頭工具書,也可作為財稅專業廣大師生的教學參考用書。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