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只有瑞典的私人公司認識到企業理應關愛環境,惠普公司的前任首席執行官卡莉R26;菲奧麗娜並購康柏公司時運不佳而黯然離去之前,曾作過一次演講,内容是為何企業應將環保和社會責任當做業務經營的核心。在她演講的4個主題中,有3個聚焦於重視環保將給業務帶來什麼樣的益處。但是,她提出的第一個原因,就是“這是應該做的事”。
耐克、麥當勞以及加拿大鋁業集團等企業的高管,也以相同的語句公開表達過相同的看法。赫曼米勒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佈賴恩R26;沃克爾(Brian Walker)在他的在線價值宣言中寫道:“我們倡導環保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相信保護脆弱的環境是應該做的事。”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問:“你們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投入資金做對環境有益的事,或者類似的無形的事?”而一次又一次,我們聽到了同樣的說法,通常還伴有不解的表情:“這是該做的事啊。”懷疑論者可能會說,這些企業領導只是在說空泛的陳詞濫調,但是我們聽到的是誠懇的承諾。我們也已經看到,正是這些企業高管們在採取行動來落實他們的承諾,甚至常常是冒著短期收益受損的風險。
本文摘自《從綠到金》
2001 年聖誕前的幾週,荷蘭政府查封了索尼公司運往歐洲的130萬台 PlayStation 遊戲機。是什麼令索尼公司面臨失去假日搶購這一重要商機的風險?貿易戰?還是針對暴力視頻遊戲的禁運?答案是,在遊戲控制器的電線中發現了雖然很少,但已超過法律限制量的有毒元素“镉”。為解決這個“小小的”環保問題,索尼付出了超過了 1.3 億美元的代價。
遭受過類似經歷的,並不只是索尼一家。但索尼的經歷突出的表明:即便是最好的企業也會出乎預料地遇到環保問題。它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加議題,而是會令企業實實在在地付出經濟上的代價。聰明的企業會通過對環保挑戰的戰略管理取得競争優勢。
本書探讨的正是每一個企業高管在應對企業與社會所面臨的環保挑戰時,所必須了解的一切。丹尼爾和安德魯以多年的經驗和對全球數百位企業領導人的採訪為基礎,介紹了企業如何通過將環保思維融入其企業戰略,以創出源源不絕的價值——削減成本,降低風險,增加收入,並建立強有力的品牌。
兩位作者也提供了明確的建議,通過世界各大企業在這方面的成功和失敗,對企業的“從綠到金”之路提供了切實的工具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