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曝光壓力
2002年,包括荷蘭銀行(ABN AMRO)和美林證券在内的一群機構投資者,發起了碳披露項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就是向世界500強企業寄送調查問卷,要求他們記錄排放情況,以便投資者評估其與環境變化相關的風險。每年都有60%以上的公司將其全部答案發佈到該項目的網站上(www?cdproject?net)。加入此項目背後的力量,所代表的資產超過20萬億美元。
保險公司
總部位於倫敦的保險業巨頭勞合社(Lloyd?s)的董事長彼得R26;列文(Peter Levene)在最近的一次演說中,談到了保險業所面臨的最大風險。“9R26;11”事件之後的世界裡,恐怖主義似乎是第一大危險,但列文這樣說道:
現在,恐怖主義的風險大多由政府關註處理……保險公司所面臨的真正問題是自然災害,這是必須給予極大關註的問題。而由於氣候的變化,這些災害的影響日益增大,也就給保險業者帶來了極為嚴峻的挑戰。
保險公司不在乎風險,但他們痛恨不確定性。他們的工作就是預測一些壞事發生的可能性,並把成本分攤到所有面臨該風險的人身上。為了賺錢,他們必須準確預測可能發生的傷害的程度和頻率。這些保險公司的背後還有風險管理大師——再保險公司。再保險業者通常都樂於待在幕後,為保險公司提供保險,從而分擔他們的風險。再保險公司也已經開始大聲疾呼關註環境問題,而它們對於氣候變化問題尤為關註。
大型再保險公司如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和瑞士再保險公司完全有理由擔心。近年來自然災害的總成本迅速飙升。在20世紀90年代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比之前40年加起來的還要多,而進入21世紀,情況看起來也並未好轉。2002年,歐洲的大洪水造成了150億美元的損失。2003年,歐洲的熱浪又奪去了26 000人的生命,並造成了160億美元的損失。2004年,自然災害令保險業損失400億美元,這其中還不包括南亞海嘯的影響。2005年,全世界由於自然災害導致的經濟損失竟高達2 000億美元。
銀行與資本市場
在過去的幾年中,銀行已經認識到一個事實:貸款項目的環保風險與社會風險很可能會對其業務造成極大損害,盡管損害程度很難量化。違約風險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但損害銀行聲譽的風險更具威脅性。我們應再次感謝一些不屈不撓的非政府組織,他們令國際金融業者明白了上述聯系。雨林行動網絡(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等組織發現了一個明顯的事實:只要影響到掌握錢袋者,就不必再直接逼迫造成問題的公司去改變。不喜歡某林業公司對待森林及其工廠附近的水道的方式?那麼首先就去找為建造那些工廠提供資金的人。
本文摘自《從綠到金》
2001 年聖誕前的幾週,荷蘭政府查封了索尼公司運往歐洲的130萬台 PlayStation 遊戲機。是什麼令索尼公司面臨失去假日搶購這一重要商機的風險?貿易戰?還是針對暴力視頻遊戲的禁運?答案是,在遊戲控制器的電線中發現了雖然很少,但已超過法律限制量的有毒元素“镉”。為解決這個“小小的”環保問題,索尼付出了超過了 1.3 億美元的代價。
遭受過類似經歷的,並不只是索尼一家。但索尼的經歷突出的表明:即便是最好的企業也會出乎預料地遇到環保問題。它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加議題,而是會令企業實實在在地付出經濟上的代價。聰明的企業會通過對環保挑戰的戰略管理取得競争優勢。
本書探讨的正是每一個企業高管在應對企業與社會所面臨的環保挑戰時,所必須了解的一切。丹尼爾和安德魯以多年的經驗和對全球數百位企業領導人的採訪為基礎,介紹了企業如何通過將環保思維融入其企業戰略,以創出源源不絕的價值——削減成本,降低風險,增加收入,並建立強有力的品牌。
兩位作者也提供了明確的建議,通過世界各大企業在這方面的成功和失敗,對企業的“從綠到金”之路提供了切實的工具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