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行動
2005年年初,關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共識《京都議定書》開始生效。這份議定書得到了160個國家的批準,而引人註目的是,美國拒絕簽署。為填補這一空白,在西雅圖市市長格雷格R26;尼科爾斯(Greg Nickels)領導下,美國市長會議(U?S?Conference of Mayors)一致同意採取他們自己的《氣候保護協議》(Climate Protection Agreement)。有350多個美國大小城市、不同政治派別的市長分別承諾遵守《京都議定書》的目標,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即便是各個城市也都開始參與進來,展開行動。全球各地的市長們正在採取措施,以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廢棄物,控制無規劃的擴展行為。
“縱向”改變——國際壓力
在縱軸的另一端,新的國際法規必將改變競争激烈的商場的格局。在全球都在關註氣候變化的情況下,中國對車輛的燃油效率作出了嚴苛要求,較美國的標準每加侖高出了5英裡。猜猜哪個超級大國的汽車廠商對滿足這些新興市場的標準最缺乏準備。
近年來,歐盟發佈了一系列嚴格的指令。一些觀察人士認為,這些新的法律將極大提高環境質量,但還有一些人則認為新法律將毀滅整個產業。
基本上這兩方面的影響都會有,其中3個指令的影響尤其巨大:
1?限制使用有害物質指令(RoHS,讀音同“rose”)
2?廢棄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
3?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與限制指令(REACH)
雖然前兩個指令主要針對電子業的有害物質和回收利用問題,但它們是各項法律行將紛紛出台的重要信號。今天指令所針對的是計算機和移動電話制造商,而明天將有更多的行業面臨這種被嚴苛監管的局面。而且,不要認為這些法規僅影響歐洲企業,任何為歐盟市場制造產品的企業都必須遵守它們。
本文摘自《從綠到金》
2001 年聖誕前的幾週,荷蘭政府查封了索尼公司運往歐洲的130萬台 PlayStation 遊戲機。是什麼令索尼公司面臨失去假日搶購這一重要商機的風險?貿易戰?還是針對暴力視頻遊戲的禁運?答案是,在遊戲控制器的電線中發現了雖然很少,但已超過法律限制量的有毒元素“镉”。為解決這個“小小的”環保問題,索尼付出了超過了 1.3 億美元的代價。
遭受過類似經歷的,並不只是索尼一家。但索尼的經歷突出的表明:即便是最好的企業也會出乎預料地遇到環保問題。它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加議題,而是會令企業實實在在地付出經濟上的代價。聰明的企業會通過對環保挑戰的戰略管理取得競争優勢。
本書探讨的正是每一個企業高管在應對企業與社會所面臨的環保挑戰時,所必須了解的一切。丹尼爾和安德魯以多年的經驗和對全球數百位企業領導人的採訪為基礎,介紹了企業如何通過將環保思維融入其企業戰略,以創出源源不絕的價值——削減成本,降低風險,增加收入,並建立強有力的品牌。
兩位作者也提供了明確的建議,通過世界各大企業在這方面的成功和失敗,對企業的“從綠到金”之路提供了切實的工具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