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中產階級擴大消費引發了一系列環保威脅的同時,持久的貧困問題也帶來了同樣嚴重的社會與生態方面的挑戰,這都是企業界甘冒風險努力想避免的。正如一位身處發展中地區的荷蘭銀行駐巴西分支機構——荷蘭銀行裡約分行的高層主管所評述的,“在失敗的社會中,企業是無法成功的”。
更先進的科學和技術
很多環境問題隐含的科學原理正變得日益清晰。但是,伴隨著這種透明度而來的,是應對這些問題的必要性的凸顯。“生物監測”以及其他更靈敏的測量工具,現在幾乎可以識別出環境中的每種微量的化學物或排放物,不論其存在於北極圈的北極熊體内,抑或是在美國俄亥俄州婦女的乳汁中。即便是讓人們暴露在十億分之幾級別的污染物下,也有可能觸發日益擴張的環境擁護者團體的抗議行動。從積極的角度來看,納米技術等新開發的技術能夠為環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並為那些有進取精神的企業創造商機。
透明度與責任
“網絡改變一切”似乎已經是過時的新聞了,但數碼時代泛起的漣漪依然持續影響著我們的經濟與社會。著名的摩爾定律預測說,微芯片上晶體管的密度每過18個月就會增加一倍。這一趨勢已經應驗了40年,毫不留情地不斷驅使計算能力的提高和數碼科技成本的下降。對於地球上的幾十億人來說,要獲得無窮無盡的各種信息——當然其中可能還有一定數量的虛假信息——僅僅需要點擊一下鼠標。
互聯網提供的前所未有的透明度,正在改變商業世界。在博客遍地開花,連公司裡也不例外的情況下,企業或者企業供應商的運營中若有任何地方出現任何錯誤,都有可能幾乎同步地暴露在網絡上。正如《紐約時報》所說,互聯網“給憤怒的聲音提供了一個更公開的釋放渠道。博客圈裡到處都是嚴厲批評可口可樂、沃爾瑪以及其他大公司的帖子,内容從水資源消耗到不公平的雇用行為以及危險的煙囪排放等,無所不包”。而這些並不是科技發燒友的無聊閑談。博主們開啟的話題可能在眨眼之間就從網絡上傳播到大衆中間。
在這個透明度越來越高、獲得信息的成本越來越低的世界中,何人應為何事負責變得越來越明晰。由於越來越容易追溯到污染和有毒化學物的源頭,我們將會知道是哪些人制造、運輸、使用並棄置了這些有害物質。毋庸置疑,擔當全責是新的標準。
誰應關註?
對於一些企業來說,新的環保視點是一種變革,將帶來嶄新的思路、全新的市場、更多贏利,並增加價值。而對於其他企業來說,環保視點會以更為謹慎的漸進方式浮現出來,成為企業戰略的另一個重要元素。這些企業不會即刻就從環保行為中得到可觀的收益,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中獲得長期的、持久的優勢。對於大型重工業企業而言,從環保中獲益簡直是闆上釘釘的事情。但是,較小、較“幹淨”的企業,也會獲得意料之外的收益。
在當今的世界裡,任何企業,無論大小,無論是在本地經營還是跨國經營,無論是從事制造業還是服務業,如果漠視環保問題,都將無法承受其後果。當然,這股綠色浪潮所帶來的機遇和風險,對於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也有所不同。在取得環保優勢時,大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沒有哪種戰略或工具對所有企業、所有情況都奏效。但環保潮流的發展已經成為幾乎每家機構的日常要素。躲避這股潮流,一味認為這股潮流將很快過去的企業,終將因其百折不撓地持久存在而失望。
本文摘自《從綠到金》
2001 年聖誕前的幾週,荷蘭政府查封了索尼公司運往歐洲的130萬台 PlayStation 遊戲機。是什麼令索尼公司面臨失去假日搶購這一重要商機的風險?貿易戰?還是針對暴力視頻遊戲的禁運?答案是,在遊戲控制器的電線中發現了雖然很少,但已超過法律限制量的有毒元素“镉”。為解決這個“小小的”環保問題,索尼付出了超過了 1.3 億美元的代價。
遭受過類似經歷的,並不只是索尼一家。但索尼的經歷突出的表明:即便是最好的企業也會出乎預料地遇到環保問題。它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加議題,而是會令企業實實在在地付出經濟上的代價。聰明的企業會通過對環保挑戰的戰略管理取得競争優勢。
本書探讨的正是每一個企業高管在應對企業與社會所面臨的環保挑戰時,所必須了解的一切。丹尼爾和安德魯以多年的經驗和對全球數百位企業領導人的採訪為基礎,介紹了企業如何通過將環保思維融入其企業戰略,以創出源源不絕的價值——削減成本,降低風險,增加收入,並建立強有力的品牌。
兩位作者也提供了明確的建議,通過世界各大企業在這方面的成功和失敗,對企業的“從綠到金”之路提供了切實的工具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