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定義的人才環流中不包含海外人才短期回國訪問,而基本上在海外定居。時間比例是個關鍵詞,人才環流的群體必然經常性地往返於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一般擁有多國的國籍、永久居留權、長期簽證。因此,簡化國籍、綠卡、簽證等移民與入境制度,是"人才環流"必不可少的保障。
"人才環流"與人才的"回歸"或"歸化"相比,區別在於這種人才流入不但不一定是永久性,而且從現狀來看就充滿了不固定的因素。因此,人才往往會對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政治體制、人文環境、經濟發展不那麼挑剔,甚至不介意政府腐敗、社會動蕩、科技落後,而這些往往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即使最極端貧窮落後的國家,都能通過放寬對國籍、綠卡、簽證的限制,而有效地推動"人才環流"的發生。英國公衆政策研究協會(IPPR)的研究也指出:"人口流動的門檻越低,永久移民的人就越少。"
國籍和簽證無疑是人才環流的最基本門檻。為不使這些移民入境制度成為人才環流的障礙,歐盟就致力於使27個成員國的人才能夠在整個歐盟區域内自由流動與工作,不受國籍限制。與此同時,還針對非歐洲國家的人才推出了"藍卡計劃"。只要有歐盟成員國認可的大學文憑或至少五年的工作經驗、在歐盟成員國境内找到固定工作、薪金是該國同等職種平均薪酬1.7倍就可以申請。
"藍卡計劃"不同於工作簽證,獲得者不但如當地公民一樣在家屬團聚上不受限制,可以自由更換工作。而且在一個歐盟成員國工作滿18個月後,就可以申請去任何另外一個成員國工作。當然,也不等同於綠卡,因為這一計劃只是為了推動"人才環流",簽證有效期一般為四年。歐洲議會也聲稱:"(藍卡計劃)既不會造成其他國家的人才流失,也不會使藍卡持有人享受到比歐盟成員國公民更高的待遇"。
如果發展中國家推動人才回歸,過於設置高門檻,例如要求在國籍必須"二選一",放棄外國籍申請本國籍才能不受限制地發展。結果就必然是"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大多數人才都只會選擇發達國家。即使那些本土出生、事業有所建樹、深懷民族情結的海外族裔人才,讓他們放棄一切回到更為落後的祖(籍)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是艱難的選擇。這並不僅僅是"愛國"所能簡單解釋的問題,人才回歸如果得不到合適的使用,或者祖(籍)國不具備發揮其才能的基礎,回歸將成為輸出國、接納國、個人"三不贏"的局面。
如果發展中國家對於非核心、機密領域的海外人才放棄這種想法,從強調"人的回歸"過渡到"才的回歸",情況就不會那麼糟糕。散居在海外的族裔人才,會很願意與祖(籍)國進行項目合作、技術交流、回國投資創業、在海外為祖(籍)國的企業效力。如果不具備回國的條件,這些人才雖然會繼續滞留在先進的發達國家,但保持處在技術潮流前沿,等到祖(籍)國具備產業基礎時再回歸,那麼在海外的經驗積累也會成為一筆寶貴的財富。
對於來自發達國家的外國人才頂尖來說則更是如此,如果不以放棄本國籍為前提,盡管目的國落後貧窮,只要有利於他們的事業發展,排斥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如果設置投資幾十萬美元、創造就業崗位、具備高技能等門檻,這種放寬綠卡和入籍的限制,則必然給發展中國家帶來極大的貢獻。因此,簡化入境簽證,提供人才獲得綠卡和入籍的渠道,也是吸引外國投資以及跨國企業進入的重要手段。
本文摘自《講述全球最稀缺資源的争奪戰》
為什麼因為缺乏醫生,塞拉利昂2003年嬰幼兒死亡率高達16.6%,人均壽命不足40歲,而在美國芝加哥的塞拉利昂醫生卻還比塞拉利昂全國還多?
為什麼美國的“氫彈之父”、“電子計算機之父”來自歐洲?為什麼歐洲免費輸送科學家讓美國爆炸了原子彈、制造出了導彈、把人造衛星送上天、使宇航員登上月球,冷戰中卻還需要美國人的保護?
為什麼美國最近十年的高科技企業三分之一都有印度或中國的創始人?為什麼美國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接近40%來自外國出生?為什麼這些外國出生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有22%來自中國大陸?為什麼中國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留學博士學成不歸的比例高居新興國家首位?
為什麼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80%、北京大學76%高科技專業畢業生都去了美國,並且從2006年開始榮登美國大學博士生來源最多的兩所院校?為什麼美國《科學》雜志把清華、北大稱為——“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
為什麼中國送出了世界最多的140多萬留學生,卻只有30多萬人回國?為什麼中國官方的社科院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世界居於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