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回歸者的國籍與綠卡

2014-08-07 13:11:05

2008年,在中國的兩岸三地,台灣、香港、大陸先後都上演了一場"國籍(綠卡)風波"。

  作為歸台留學生的馬英九因為曾經擁有"美國綠卡",而在競選時飽受攻擊。馬英九上台後,劉兆玄内閣又被民進黨踢爆,因為"外交部長"歐鴻煉等多人擁有外國綠卡。國民黨則反擊,綠營過去"入閣"官員持有"綠卡"或外國國籍者多達22位,駐瑞士代表劉寬平甚至就還同時擁有瑞士的國籍。

  2008年5月,香港特區政府公佈了從民間團體和外國企業選拔的8名副局長和9名政治助理的名單。結果,擔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的蘇錦梁律師首先被發現持有加拿大護照而引發風波。此後,媒體調查國籍發現:8名副局長中有5人、9名政治助理中有4人擁有雙重國籍。香港特首曾蔭權表示:"這些人都是提高香港競争力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人才,請不要追究雙重國籍問題。"

  "國籍風波"也波及到了内地。著名影視明星鞏俐的先生黃和祥是新加坡人,但她入籍新加坡還是引發了争議。新加坡海外收入免稅,國内個人收入的最高稅率遠低於中國,大學前的教育免費,是世界上免簽證入境最多的國家(超過180個)。鞏俐個人如果要去好萊塢發展,無疑會因此更加"方便"。所以,許多人指責她是"見利忘義"、"不愛國"。隨後,中國網絡開始流行一份"明星換籍"的名單,爆出大批中國明星其實已經是外國明星。

  當然,嚴格來說,台灣和香港的"國籍(綠卡)風波"與内地的"明星換籍"有本質的區別:"明星換籍"是私事,政府高官有外國護照問題是公事。但是,另外還有個區別:許多明星純粹在中國學習、工作,收入也來自中國,入外國籍後依然在中國發展,外國護照並不是必需品,某些貪官甚至是把外國護照當作"逃跑後路"來辦。而馬英九這類擁有外國護照的情況,並不是有了錢或當了官後就想"狡兔三窟", 不是因為"趕時髦"、"逃稅"、"不愛國"、"退路"等任何原因,而是當官或有錢之前在海外留學與工作的遺留問題,是過去在海外生活的一種現實需要而已。

  因此,從法理上看,"明星換籍"可能不該指責,馬英九們則需要接受公衆的監督。但從情理來看,馬英九們則也是不應該指責。某些明星、官員、企業主國内發展事業,身份卻換上了外國籍,確實可能是因為海外交往和旅行的方便;而馬英九們本來在國外發展得很好,並且擁有外國綠卡可以永久居留國外,來回方便,但他們卻選擇了回歸祖國效力,甚至放棄了外國護照,這反而只能說明他們更熱愛祖國。

  一位台灣朋友曾向我抨擊說:"同樣的綠卡風波,我們是談公事,大陸有人卻把私事牽扯到"不愛國"等公共行為,無疑說明一部分人缺乏法制觀念和開放心態。"

  同樣的綠卡風波,我們把錢學森這樣放棄國外身份而回來報效祖國的海歸當成英雄,台灣卻把因為愛國而放棄外國護照回來的海歸當作不愛國的例子,這說明台灣社會也有是非不分,以意識形態為綱的現象。

  不過,台灣的問題也在大陸存在。有一位曾經遭到輿論炮轟的海歸就抱怨說:"有些人在國内做事,有了錢就辦移民,甚至把妻子兒女都送出去,孤身一人在國内當"裸官",但沒有人去指責;而我全家都在海外生活得很好,為了回國發展主動放棄海外的事業,卻還被抓住外國護照問題而斤斤計較。一個有能力就想出國,一個有能力就想回來,卻這樣被區別對待,真是令人難以理解。"還有一位華僑在網上表示:在中國社會,非華裔外國籍人是上等人,華裔的外國籍人則裡外不是人。

  當然,包括明星在内,只要沒有傷害到國家正當利益,申請外國籍以及移民都是個人自由,跟"叛徒"、"不愛國"挂上鈎是不合適的。衡量一個人是否愛國,標準不在於其國籍,而在於内心以及行為上對國家利益的態度。否則,抗戰時期許多海外華人華僑捐錢捐物,國内也有上百萬沒有放棄中國籍的人當了漢奸,就無法正確判斷誰是愛國者。何況許多人甚至只是申請外國籍,並沒有要求也不希望放棄中國籍,是目前憲法規定他們必須放棄中國籍。

  台灣某家媒體就曾評論"國籍風波"說:"如果要說有外國的國籍和綠卡就一定沒有忠誠度,那麼最愛國的國父孫中山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中國最著名的愛國者之一、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就職中華民國總統時,就同時擁有美國籍。孫中山出生於廣東香山,因為反清活動而遭受通緝,不得不流落海外籌備革命行動。當時,美國又通過了"排華法案"禁止華工入境,孫中山按正常渠道是很難進入美國。因此,1904年3月14日,孫中山就通過朋友、親戚的幫助,僞稱出生於夏威夷而申請到了美國籍。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表示:"你不能質疑孫中山對中國的忠誠度,如果他要當美國人,他當年可以留在國外,他可以生活得很好,他當醫生可以做得很好,不是嘛?但他卻為了中國的未來而甘冒生命危險。"

  值得關註的是,建立中華民國之後,孫中山已不需要美國身份作為掩護,但他一直到逝世的時刻都還一直保留著美國籍。許多研究者都認為孫中山在國共兩黨都地位崇高,因此兩岸都有默契地掩蓋這一事件--即"一個外國籍人士擔任總統"。然而,這又是屬於"紙包不住火"的事件,國共兩黨根本也掩蓋不了,1904年4月7日,孫中山從夏威夷前往舊金山,美國移民局官員因為對其國籍產生懷疑,一度扣留過孫中山,並記錄在檔案當中。

  真正的情況其實是:首先,孫中山不是外籍人,美國和當時的中國都默認雙重國籍,所以孫中山加入美國籍不意味著沒有中國籍。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當時,無論是共產黨、國民黨,還是北洋軍閥,以及孫中山本人,都不認為如果擁有外國護照就是不愛國的表現。因此,即使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孫中山也沒有宣佈放棄美國籍。

  海歸、留學生以及人才環流群體擁有外國護照的比例相當高,至於海外出生的族裔人才以及來自全球各地的世界頂尖人才,則基本都是外國籍。國家必須開放性地看待這一問題。與台灣、香港輿論的質疑相反,海外媒體就反而是"一邊倒"地聲援香港政府"不拘一格選人才"的做法。韓國《朝鮮日報》就以"人才莫問國籍"作為標題稱:"(中國)1200年前(唐朝)就不問國籍選用天下人才來謀求國家發展,到了21世紀為什麼反要追究國籍呢?"最後還認為韓國需要學習:"競争國都開始放眼海外選拔人才,而我們還在追究是誰的人、屬於哪個陣營。想到這裡,不禁讓人感到心灰意冷。"

本文摘自《講述全球最稀缺資源的争奪戰》


   為什麼因為缺乏醫生,塞拉利昂2003年嬰幼兒死亡率高達16.6%,人均壽命不足40歲,而在美國芝加哥的塞拉利昂醫生卻還比塞拉利昂全國還多?
  為什麼美國的“氫彈之父”、“電子計算機之父”來自歐洲?為什麼歐洲免費輸送科學家讓美國爆炸了原子彈、制造出了導彈、把人造衛星送上天、使宇航員登上月球,冷戰中卻還需要美國人的保護?
  為什麼美國最近十年的高科技企業三分之一都有印度或中國的創始人?為什麼美國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接近40%來自外國出生?為什麼這些外國出生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有22%來自中國大陸?為什麼中國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留學博士學成不歸的比例高居新興國家首位?
  為什麼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80%、北京大學76%高科技專業畢業生都去了美國,並且從2006年開始榮登美國大學博士生來源最多的兩所院校?為什麼美國《科學》雜志把清華、北大稱為——“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
  為什麼中國送出了世界最多的140多萬留學生,卻只有30多萬人回國?為什麼中國官方的社科院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世界居於首位?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