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才回流的發生

2014-08-07 13:25:51

有許多研究認為:"人才回流"是一種經濟學現象,當一個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000美元以上、產業技術資本密集達到 60%以上、第三產業貢獻率達到64%以上的時候,人才將大幅度回歸。調查也顯示,當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5%以上、研究開發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1.9%以上、科學家工程師人均研究開發經費每年6萬美元以上、從事研究開發的科學家每百萬人口有1500人以上,歸國的海外人才也會大幅度增加。

  所以,一般在人才輸出國的境況改善到足夠有吸引力之前,大規模已經移民的人才返回現象極少發生。當意大利北部成為非常富裕的地區之後,早先移居到德國和美洲的意大利人被吸引回來;而早年遷移到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俄羅斯人回到了俄羅斯聯邦,則是因為國家開始複興;在巴西、秘魯和拉美其它地方的第二代日本人對鼓勵他們回到日本工作做出了響應,是因為日本經濟已經騰飛。

  但是,尤其對於人口密度大、人均收入增長明顯低於經濟規模增長的亞洲國家來說,不一定非要完全達到那些硬件指標,或者說不一定要等到國家經濟騰飛已經完成,滞留在海外的人才就可能在此之前大批回國。

  人才回流與國家崛起相輔相成。人才回流推動國家崛起,國家崛起吸引人才回流。但是,人才的回流不僅僅需要"硬件",也需要"軟件"。滞留在海外的人才,很可能因為本國社會經濟環境的初步改善、政府的承諾和決心、顯現端倪的市場空白、做出成就的機遇,就做出回歸的決定。

  還有許多非市場因素左右著人們的選擇,例如對國外經歷感到失望、對家鄉以及親人感到思念、原籍國出台了雙重國籍使他們不需要放棄海外一切。例如中國台灣地區,2000年選舉挑起族群議題後,就出現了一次移民熱潮。2004年"319"槍擊案發生後,陳水扁上台,因為對政府的失望,台灣當年移民數比前一年增加了十倍。

  我國在2000年以後也出現了經濟繼續增長、留學生回歸比例反而下降的現象。因此,不能只把人才回流強調為市場現象,認為留學人才"窮則離開,富則歸來",而忽略國家政策與社會環境的重要性。

  三星經濟研究所2007年曾進行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韓國人定居在美國的比例,在1992年至1995年為20.2%,1996年至1999年升為31.3%。而此後部分完成產業升級、經濟更為發達的2000年至2003年,卻有達到46.3%的博士會選擇留在美國 。

  其實,一個國家最需要以及最利於人才回歸受到重視並發揮作用的階段,往往是經濟開始起飛、產業結構需要升級、教育體系又相對滞後(通常與其綜合國力、經濟實力不匹配),進而形成需要大批高知識技能人才、自身培養體系卻又無力供給、同時還無力全面吸引外籍人才的"真空時代"。這一階段政府空前重視留學人才回歸,同時人才回歸後的發展機遇也空前之大。就像企業尋找市場空白一樣,沒有已經開始成型的市場,往往容易成為"先烈";但市場完全成熟,競争就會特別激烈。而在兩者之間的階段,很可能是發展空間巨大,市場具備了盈利的基礎,競争對手又不多,而且政府還可能會出台扶植的優惠政策。

  

  

本文摘自《講述全球最稀缺資源的争奪戰》


   為什麼因為缺乏醫生,塞拉利昂2003年嬰幼兒死亡率高達16.6%,人均壽命不足40歲,而在美國芝加哥的塞拉利昂醫生卻還比塞拉利昂全國還多?
  為什麼美國的“氫彈之父”、“電子計算機之父”來自歐洲?為什麼歐洲免費輸送科學家讓美國爆炸了原子彈、制造出了導彈、把人造衛星送上天、使宇航員登上月球,冷戰中卻還需要美國人的保護?
  為什麼美國最近十年的高科技企業三分之一都有印度或中國的創始人?為什麼美國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接近40%來自外國出生?為什麼這些外國出生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有22%來自中國大陸?為什麼中國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留學博士學成不歸的比例高居新興國家首位?
  為什麼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80%、北京大學76%高科技專業畢業生都去了美國,並且從2006年開始榮登美國大學博士生來源最多的兩所院校?為什麼美國《科學》雜志把清華、北大稱為——“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
  為什麼中國送出了世界最多的140多萬留學生,卻只有30多萬人回國?為什麼中國官方的社科院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世界居於首位?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