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人才流動的新趨勢

2014-08-07 13:40:55

2008年諾貝爾獎的表述曾讓日本很受刺激,首先是南部陽一郎作為美籍日裔科學家領銜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日本文部科學省表示:"從國籍上說,南部現在不能算是日本國民。但考慮他賴以獲獎的科學成果是在日本國籍時期取得,因此從心理上說,我們希望將其視為日本人進行慶祝。"

  日本文部科學省後來決定,在正式記載中將南部陽一郎作為美國獲獎者進行表述,同時卻堅稱"今年日本共有4人(包括南部陽一郎在内)榮獲諾貝爾獎"。可事實上,南部陽一郎雖然49歲才加入美國籍,但31歲就來到美國,科研成果也是在美國取得,科研的經費、設備、報酬由美國提供,工作成果也服務於美國。

  接著,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公佈,又把還沒有放棄日本籍的下村修當作美籍日裔科學家通告全世界。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一開始就把下村修的國籍寫成"美國"。人們似乎沒有疑議,因為下村修跟南部陽一郎一樣,從31歲就移民美國,此後為美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服務,就連獲獎時的例行採訪也是在其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家中進行。

  這兩件事嚴重刺激了整個日本社會,這比同年華裔諾獎得主錢永健對著中國媒體否認自己是中國科學家帶給中國的刺激有過之無不及。平心而論,錢永健為美國效力無傷大雅,畢竟除了血統之外,錢永健是純粹的美國生美國長。而南部陽一郎和下村修卻本是日本人,在30多歲最年富力強的時刻去美國尋求發展。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自稱科技立國的日本,竟然無法留住本國最優秀的科學家,這無疑是種恥辱。

  就連中國的新華社也報道說:"30多歲就赴美研究的下村修獲化學獎,諾貝爾獎網站一開始把他的國籍錯寫成'美國'。日本諾獎獲得者中帶著的那一絲美國色彩,讓日本人欲說還休,並開始反思本國的人才流失現象。"

  既然"硬件"沒有問題,那麼人才不回歸祖國,自然就跟政府政策、體制文化、人文環境等"軟件"有關。或者說不是政府沒有錢,而是政府不願為科學家付出高工資。《日本經濟新聞》就發表評論指出:"美國不僅是科學研究的中心,其科學研究者的收入也比日本研究者多數十倍。此次獲獎的結果從一個側面顯出日本人才外流的問題。"

  日本領軍人才"美國制造"的背後,確實是日本嚴重的"人才外流"。截至2008年,一共有16名具有日本血統的人獲過諾貝爾獎,自然科學領域有9位,但不僅僅是南部陽一郎和下村修,湯川秀樹是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執教時成為日本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生理醫學獎得主利根川進博士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獲獎期間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化學獎得主白川英樹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做博士後研究……日本自然科學領域一半以上諾貝爾獎得主都曾在美國留學或工作過,只有益川敏英一個人不會說英語。

  因此,盡管人才外流會帶來人才流失,日本卻沒有選擇的餘地。這些通過"外流深造"培養出的領軍型頂尖人才,已經是本國科學發展的主力軍,對於日本發展與崛起的作用不可替代。或者說,日本需要考慮的不是阻攔的"人才外流",而是如何在人才流動當中避免人才流失。當然,事實上人才外流雖然頻繁,但日本的人才流失並不嚴重,並且帶來的貢獻遠大於損失,16名日本血統的諾貝爾獎得主,只有一位不是日本籍。

  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跨國流動不可避免,但人才外流卻是把雙刃劍,一個國家該如何對人才的外流、滞留、流失加以區分?如何培養與使用具有國際競争力的人才?如何有效地保障人才外流後,將來會攜帶先進的技術與理念、充足的資金與經驗回歸?如何制定應對全球人才戰争的人才戰略?

本文摘自《講述全球最稀缺資源的争奪戰》


   為什麼因為缺乏醫生,塞拉利昂2003年嬰幼兒死亡率高達16.6%,人均壽命不足40歲,而在美國芝加哥的塞拉利昂醫生卻還比塞拉利昂全國還多?
  為什麼美國的“氫彈之父”、“電子計算機之父”來自歐洲?為什麼歐洲免費輸送科學家讓美國爆炸了原子彈、制造出了導彈、把人造衛星送上天、使宇航員登上月球,冷戰中卻還需要美國人的保護?
  為什麼美國最近十年的高科技企業三分之一都有印度或中國的創始人?為什麼美國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接近40%來自外國出生?為什麼這些外國出生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有22%來自中國大陸?為什麼中國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留學博士學成不歸的比例高居新興國家首位?
  為什麼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80%、北京大學76%高科技專業畢業生都去了美國,並且從2006年開始榮登美國大學博士生來源最多的兩所院校?為什麼美國《科學》雜志把清華、北大稱為——“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
  為什麼中國送出了世界最多的140多萬留學生,卻只有30多萬人回國?為什麼中國官方的社科院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世界居於首位?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