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科技革命,世界經濟的產業結構進行了多次調整。當某些高新產業能夠創造越來越多的生產價值時,當產業價值鍊大部分利潤日漸流入到智力生產環節時,發達國家就會越來越多地發展耗能低、耗材少、附加價值高的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同時保持對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研發、品牌、營銷、產品設計等產業鍊高端部分的控制,而將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知識密集型產業的低端部分,逐漸轉移到成本更為低廉的海外地區。
成本更為廉價,是成為國際產業轉移地的首要因素。不僅僅是勞動力、土地要廉價,也還需要有更小的政治、社會、政策的成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主要出現過三次國際產業轉移大潮:
第一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向日本、西德等國家轉移,自己則集中力量發展半導體、通訊、電子計算機等新興技術密集型產業。這一時代,日本的高端人才幾乎將前往美國學習、培訓、研究、工作,視為成材的必經途徑。
第二次是在20世紀60至80年代,日本等開始將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亞洲"四小龍"等國家或地區,自身則開始產業升級,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精密機械、精細化工、家用電器、汽車等附加價值較高的技術密集型產業。日本開始出現大規模的人才回流,而亞洲"四小龍"的人才大量外流,並伴隨著比例相當高的人才流失。
第三次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日本、亞洲"四小龍"等發達國家或地區,將低端產業轉移到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亞洲"四小龍"的人才開始大量回流,留學人才回歸比例在產業升級之初大多超過五成,而中國、印度則成為歐美新興主要的人才輸送國。
國際產業轉移會帶來新興的工業化國家。當這些工業國家在承接制造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中,逐漸掌握一定程度的技術,從仿造中學會創新,則必然會向附加價值更高的產業升級。另外,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均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新興工業國家從事制造業的優勢會逐漸遞減,跨國企業必然開始把這些低端產業轉移到成本更廉價的國家和地區。這會帶來國際產業的再次轉移。
中國、印度等盡管制造業發展已經登峰造極,未來的經濟增長點只能放在附加值更高的第三產業和知識產業上。但是,擁有超過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勞動力過剩嚴重,再加上嚴重的兩極分化,普通勞動者的收入並沒有跟經濟增長同步進行,或者說依然相對廉價。同時,數以千萬的人無業可就,也將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這些國家不可能像日本與亞洲四小龍一樣迅速進入"發達"國家和地區之列,新一輪大規模國際產業轉移不會那麼快地發生。
未來二十年内的中國的產業升級,必然不是要放棄"制造中心"而升級成為"創造中心"。東部沿海地區可能會"騰籠換鳥",但中西部地區會希望把那些制造業承接過來。或者用俗話說,就是"制造中心"和"創造中心"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本文摘自《講述全球最稀缺資源的争奪戰》
為什麼因為缺乏醫生,塞拉利昂2003年嬰幼兒死亡率高達16.6%,人均壽命不足40歲,而在美國芝加哥的塞拉利昂醫生卻還比塞拉利昂全國還多?
為什麼美國的“氫彈之父”、“電子計算機之父”來自歐洲?為什麼歐洲免費輸送科學家讓美國爆炸了原子彈、制造出了導彈、把人造衛星送上天、使宇航員登上月球,冷戰中卻還需要美國人的保護?
為什麼美國最近十年的高科技企業三分之一都有印度或中國的創始人?為什麼美國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接近40%來自外國出生?為什麼這些外國出生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有22%來自中國大陸?為什麼中國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留學博士學成不歸的比例高居新興國家首位?
為什麼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80%、北京大學76%高科技專業畢業生都去了美國,並且從2006年開始榮登美國大學博士生來源最多的兩所院校?為什麼美國《科學》雜志把清華、北大稱為——“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
為什麼中國送出了世界最多的140多萬留學生,卻只有30多萬人回國?為什麼中國官方的社科院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世界居於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