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國的人才抄底(2)

2014-08-07 14:11:05

在2006年,百度因為在中國的成功已經難以撼動,開始進軍海外。有人就揶揄說:"他們聽華爾街的聲音太多了,可能覺得這樣能更快賺錢。"

  "為什麼沒有人質疑美國公司說:美國市場那麼大,你為什麼還要做美國以外的市場?"李彥宏的回答非常幹脆:"15年之後,百度的收入應該有50%以上來自中國之外。只把中國市場做好是不行的,在30年前中國企業也許沒這樣的機會,可是現在,中國的搜索企業如果不能在國際上擁有相應的地位,這是說不過去的。"

  而百度進軍日本的人才選擇則正是榜樣。2008年1月,百度進入日本市場,請來的是索尼前董事長出井伸之擔任獨立董事,以便打響在日本商界圈子裡的知名度。隨後,百度在日本組建人才團隊,招聘要求就是"日本人,對互聯網和搜索引擎有著深刻了解"。 李彥宏甚至不要求這些人會中文或英文,當被問及日本市場需要做什麼樣的產品時,李彥宏也表示"不知道",他認為這需要由當地團隊決定,他們只教授"方法論"。

  美國人一直期待中國利用龐大"中國美元"進行"金援"、購買債券、投資收購那些危機重重的產業,就像80年代日本人所做的那樣,甚至可以買下洛克菲勒中心這樣具有象徵意義的大樓。但是,如果中國是去抄底人才,美國人就難以表示"歡迎"了。2008年12月5日的《華爾街日報》也表達憂慮說:"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向海外輸送其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才,而現在輪到中國從華爾街吸收專業人才了。"

  美國學界和媒體界的擔心,則證明了中國這次做對了事,這才是美國最核心的資產。在過去,美國也曾有過經濟停滞、日本迎頭趕上的處境。但是,美國只需要"留得青山在"--留住了人才,通過出售產業、發行國債等重新獲得資金,然後註入到產業調整、科技創新、制度改革當中,就往往又能夠獲得重新繁榮的機會。但是,這次連韓國的《朝鮮日報》也意識到:"中國雖然熱衷於招聘人才,但在搖搖欲墜的西方金融機構的收購和投資方面則顯得'漠不關心'。"

  某種程度上,中國這次"學精"是通過頭破血流的方式得到了教訓。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在海外並購和投資當中所付出學費已經太多。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國内大多數媒體和專家對於中國"人才抄底"第一反應就是:需要深思緩行。誠然,人才引進與人才使用必須結合起來,國家引進人才是為了幫助發展,人才也需要"事業留人","共贏效應"才是保持長期合作的根本。

  但是,有許多媒體喜歡不分情況地過分誇大國情的特殊性,一提到海歸以及引進海外人才,不看招聘的具體崗位和要求,不問水土不服的原因是海歸自身調整出了問題還是本身制度和環境不利於人才發展,首先就是去懷疑這些海外人才要求高,熟悉西方而不適應國情。最後,這些被鑒定為"水土不服"的高級人才轉而為外國企業進入中國效力時,結果卻又讓採信這些輿論的政府和企業"有苦難言"。

  "中資銀行成外資超級提款機"在2008年成為中國各大媒體熱點,因為跨國企業在中國的成功與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失敗形成了太鮮明的對比。也是國内的媒體稱:目前中國所有的銀行都被18家外資銀行參股或控制,而這些外資在短時間内都獲得了高額溢價,不管中國的銀行是否想賤價出售股份,事實上都成為了外資機構的超級提款機,造成國民財富的大量流失。一位社科院研究員還以2006年美國高盛、德國安聯、美國運通等公司用大約295億元人民幣收購工商銀行10%股份為例,指出一年後這些股份市值2755億,外國人不費吹灰之力就從中國淨賺2400億元。

  但是,這些專家和媒體卻沒有意識到:為高盛、美林進行中國業務運作的中國區高管們,大多正是那些被他們認為"水土不服"、並由此成為質疑"人才抄底"理由的海歸。當企業不問具體原因,就以"特殊國情"和"水土不服"等拒絕人才,最終付出的代價只能是自己。海外人才也並沒有因此被耽誤,這正是國際人才的基本特徵,具備國際競争力,因此在外國以及外國企業也能取得成功。

  同樣的故事還發生在審計業,即使中國對外資進入有明確限制。2005年中國評出百強事務所,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德勤等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依然占了百強所業務總收入的49.46%。"四大"基本壟斷了中國高端審計業務以及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所有審計業務,因此,2007年我主持《海歸推動中國》叢書採訪時,當時人民幣升值還沒有成為熱點,安永華明的董事長葛明就已經指出:中國大型企業海外上市全都由"四大"審計,許多具體數據中國的政府領導和企業高管都不清楚,而美國人(四大都是美國公司)卻知根知底,因此,將來如果談判人民幣升值,必然會讓中國處於被動位置。

  然而,為"四大"中國公司效力的卻基本都是中國人。例如在安永華明的數千名員工當中,95%都是中國人,其中大約五分之一是海歸。葛明自己就是海歸出身。在全球化當中,當本土企業只用懂中國的人才時,外國競争對手卻既有熟悉西方又深刻了解中國的人才。中國在全球進行這樣的智力博弈,以失敗告終的故?只會更多。

  作為少有並購後融合成功的案例,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之後,連續幾任全球總裁都找了"洋人"。第一任沃德是原IBM副總裁和個人電腦業務總經理;第二任威廉阿梅裡奧以前是美國戴爾公司的副總裁,此前也在IBM工作過,此後的總裁羅裡裡德也是個美國人,在IBM工作25年後因為收購進入聯想工作將近四年。實際上,聯想董事會的成員一半以上也都是外國籍人士。因此,柳傳志、楊元慶是船長,但充當聯想"走出去"先鋒卻是那些在西方土生土長、並有多年當地市場實踐經驗的西方人,這或許對中國企業走出去是個提醒。

  孫子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怠"。即使招攬的人才只了解西方,只要根據自身情況適才適用,在這個全球化背景下與西方企業展開競争時,也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

  

  

本文摘自《講述全球最稀缺資源的争奪戰》


   為什麼因為缺乏醫生,塞拉利昂2003年嬰幼兒死亡率高達16.6%,人均壽命不足40歲,而在美國芝加哥的塞拉利昂醫生卻還比塞拉利昂全國還多?
  為什麼美國的“氫彈之父”、“電子計算機之父”來自歐洲?為什麼歐洲免費輸送科學家讓美國爆炸了原子彈、制造出了導彈、把人造衛星送上天、使宇航員登上月球,冷戰中卻還需要美國人的保護?
  為什麼美國最近十年的高科技企業三分之一都有印度或中國的創始人?為什麼美國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接近40%來自外國出生?為什麼這些外國出生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有22%來自中國大陸?為什麼中國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留學博士學成不歸的比例高居新興國家首位?
  為什麼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80%、北京大學76%高科技專業畢業生都去了美國,並且從2006年開始榮登美國大學博士生來源最多的兩所院校?為什麼美國《科學》雜志把清華、北大稱為——“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
  為什麼中國送出了世界最多的140多萬留學生,卻只有30多萬人回國?為什麼中國官方的社科院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世界居於首位?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