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國的人才抄底(1)

2014-08-07 14:11:26

日漸蔓延的金融危機加劇了美國的人才流失。同時,美國的競争對手澳大利亞、加拿大已建立起類似美國的人才戰略,德國、英國、法國進入21世紀後都改革了移民簽證制度。中國、印度、韓國、巴西、墨西哥、越南等新興國家都開始重視那些流失在海外的傑出人才,建立各類人才回歸計劃,除了中國只是出台綠卡制度之外,其他新興國家甚至都開始明確承認雙重國籍,以減少海外人才回流的顧慮。

  一位美國學者就憂慮說:"即使每個國家只帶走2%的人才,對於美國的影響也將是巨大" 。

  印度的《印度時報》也評論說:"一直到最近,損失頂尖人才的主要還是印度和中國。但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正面臨'逆向人才流失'。美國'不合時宜'的政策,阻礙了高技能移民成為美國的永久居民。這種人才流動的受益者是過去的輸家,比如中國和印度:這些國家繁榮的經濟,開始吸引那些到海外發展的人回國工作。"

  金融危機已經讓中國、印度直接到美國去"人才抄底"。中國中央部門中組部就迅速出台了引起海内外關註的"千人計劃"。2008年,中國上海市政府也牽頭組織了金融人才招聘團奔赴英美。後來在一次接觸當中,上海市人事局局長就向我表示:盡管過去5年,上海市政府多次在海外招募,但如此搶手還是第一次,上海市政府甚至從歐美運回來的簡歷都重達300多斤,僅在紐約的招聘會,一百多個崗位就來了一千多個應聘者,許多人甚至打著"飛的"(把飛機當出租車使用)來趕時間。

  當然,不僅僅是上海,江蘇的無錫、遼甯的大連等中國新興城市都在看準這個大好時機。我與無錫人事局的領導有過溝通和交流,這些"開全國風氣之先"去海外人才抄底、甚至引起國外關註的政府官員都很有開拓精神,非常務實,局長都是親自率隊前往歐美招聘優秀的留學人才,無錫在支持海歸創業這方面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包括培育出無錫尚德這樣的高科技海歸企業。用他們話說,上海、無錫等地都建有借鑒西方經驗的科技園,也有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雄心,而配套以"鳳巢",卻不去海外引進"鳳凰"--高科技人才,無疑是本末倒置。

  進行"人才抄底"的不僅僅是政府,也包括有雄心跨出國門的企業。重慶金山科技集團董事長王金山在2009年1月跟隨溫家寶總理訪問了德國、西班牙和英國,參加了這次著名的"採購之旅遊"。金山科技正謀劃在美國上市,因此,在歐美具有實踐操作經驗的國際性金融人才不可或缺。在過去,盡管開出高薪,但英美金融人才大多數還是不願來華工作。而此次王金山在英國相約面談的倫敦金融街人士曾高達上百人,他還"抄底"了一個英國21人的一流醫藥研發團隊,此前這個團隊要求支付高昂的轉會費,如今將其招入旗下卻不花一分錢。

  "這不是人才打了對折嗎?"王金山接受媒體採訪說:"看到這種情況,我當面向總理建言,應該把海外抄底人才和技術上升為國家戰略。"

  事實上,缺乏具備國際競争力的人才,正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多以失敗告終的根本原因。中國企業需要"走出去"不應有任何質疑。只有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並購,而沒有中國企業在海外的發展與擴張,這肯定不是正常的"開放"。並且,中國也不應該在全球產業鍊當中一直扮演"工人"角色,肯定需要成為全球智力產業的主要競争者。

  但是,這些西方產業有多大的"泡沫"?中國是否能夠"救活"?中國有沒有能對西方的產業進行準確評估的人才?即使是優質資產,中國是否擁有在西方當地經營與競争的人才?許多本土人才雖然熟悉國内的市場、法律、遊戲規則,其國内競争力已經得到證明,但他們是否熟悉國外情況?是否具備國際上的優秀競争力?是否有在西方當地多年具體操作、運營的實踐經驗與業績?國家和企業是否值得用上百億美元的財富去讓這些"新手"去國外"賭博"和"交學費"?

  海外投資、並購、擴張的成功還取決於是否具有國際化的人才。這些問題正是被長期忽略,因此導致中國海外擴張失敗居多。我們不能把國際經驗照搬進中國的國情土壤之上,可是也要習慣不能把中國的經驗照搬到西方以及國際上使用。如果沒有熟悉西方市場、能在西方當地經營、以及能與當地西方頂尖人才展開競争的國際化人才,自身培養不了又不願引進,引進了又無法妥善使用,自然,"摸著石頭過河"的跨海出徵,結果難免是錢"打了水漂"。經濟學家郎鹹平就指出:"在國際市場上競争要有充足的資本和人才。我們現在不缺資本,缺的是人才。"

  並不是說中國人不善於在西方經商,或者在海外遭到歧視無用武之地。在東南亞股票市場,華人上市公司大約占到70%。在美國矽谷,2005年度根據營業額評選出的150大上市公司名單當中,有18家華裔企業。然而,這些華裔要麼是當地土生土長,或從小移民過去,或是當地留學並工作多年,不但熟悉以及完全融入當地,並且從基層一路奮鬥到高層,其在西方的實戰能力和經驗已經為事實上的業績所證明。因此,與其使用遠在中國只能"隔海觀花"的本土人才去經營一切,為什麼不能在海外?購資產、商品、技術的同時,也去收購這些能在當地經營的人才呢?

  

本文摘自《講述全球最稀缺資源的争奪戰》


   為什麼因為缺乏醫生,塞拉利昂2003年嬰幼兒死亡率高達16.6%,人均壽命不足40歲,而在美國芝加哥的塞拉利昂醫生卻還比塞拉利昂全國還多?
  為什麼美國的“氫彈之父”、“電子計算機之父”來自歐洲?為什麼歐洲免費輸送科學家讓美國爆炸了原子彈、制造出了導彈、把人造衛星送上天、使宇航員登上月球,冷戰中卻還需要美國人的保護?
  為什麼美國最近十年的高科技企業三分之一都有印度或中國的創始人?為什麼美國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接近40%來自外國出生?為什麼這些外國出生的科學與工程博士有22%來自中國大陸?為什麼中國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留學博士學成不歸的比例高居新興國家首位?
  為什麼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80%、北京大學76%高科技專業畢業生都去了美國,並且從2006年開始榮登美國大學博士生來源最多的兩所院校?為什麼美國《科學》雜志把清華、北大稱為——“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
  為什麼中國送出了世界最多的140多萬留學生,卻只有30多萬人回國?為什麼中國官方的社科院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世界居於首位?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