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的發展歷程(7)

2014-08-07 19:55:19

    1981 年,我們購買了太陽石油(Sun Oil) 在科珀斯克裡斯蒂的煉油化工總廠,從事化學制品業務。自那時起到現在,該廠的總價值已經增加了5 倍多。1998 年,科氏工業集團收購了赫斯特公司(Hoechst) 一半的聚酯纖維業務,進入到纖維和聚合物業務領域。能有這個機會是因為我們是該公司主要原料的大供應商。2001 年,我們又收購了其另一半業務,並在2004 年繼續收購了杜邦公司(Du Pont) 旗下生產尼龍、氨綸彈性纖維和聚酯纖維的英威達公司(INVISTA ,總部設在美國的英威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纖維和聚合物綜合生產商之一,業務遍及全球。現已擁有1 000 多個美國專利,並且幾乎在所有設有其業務的國家申請了相應領域的專利。--譯者註)。英威達擁有多個享譽全球的品牌,如STAINMASTER. 地毯和萊卡.(LYCRA.) 彈性纖維〔目前,只要是挂了萊卡.(LYCRA.) 纖維品牌的服裝都是高品質的象徵。--譯者註〕。

    煉油業務還為我們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使我們拓展到瀝青及其他商品的貿易和經銷領域,如石油焦和硫磺。我們還增加了其他固體類商品,如紙漿和紙制品、磁鐵礦、煤和水泥的生產、經銷和貿易業務。科氏勘探公司依然按照做貿易的戰略設想開展經營活動,這與大多數石油、天然氣勘探公司的策略有所不同。

    這些年來,我們始終不斷地擴大交易產品的種類並持續提高貿易能力。為此,我們把業務範圍擴大到全世界,通過實物資產運作,對全球市場狀況了如指掌。科氏工業集團目前的產品種類繁多,它成為紐約商品交易市場上最大的貿易公司之一( 詳見附錄A)。

    我們為拓展商品交易而開發出的定量分析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幫助我們又開拓了金融業務。1992 年,我們收購了克萊斯勒公司(Chrysler) 的市政租賃業務,加上我們自有的流動資金,使我們有能力創辦一個獨立的、多雲化的金融公司。

    我的兄弟大衛領導有方,科氏工業集團的加工設備和工程業務量增長了500 多倍。1970 年大衛加入科氏工程公司,先是擔任技術服務部經理,1979 年成為科氏工程公司的總裁。他大大拓寬了產品線,提高了生產能力,把公司轉型為科氏化學技術集團公司(Koch Chemical Technology Group,KCTG)。現在該公司在傳質、氧化、熱傳遞和膜分離技術等許多加工技術上占有領先地位。

    

本文摘自《科氏工業集團的成功秘訣》


   本書主要講解科氏工業集團運用以市場為基礎的管理模式(MBM)取得成功的經驗。書中深邃的思想和經典的案例無處不在,可以說是一部經典的企業管理類著作。
  科氏工業集團自1961年以來,資產增值了2500倍,如今在60多個國家擁有7萬多名員工,年收入約為1000億美元,超過波音和Google兩家公司的總和,查爾斯R26;科氏把這一切成就都歸功於MBM。該模式創立的基礎是人類行為的科學,它是一整套的管理方法,其理論結合實際,研究人類如何通過有目的的行為最好地達到目標,為各個組織成功應對發展和變革中遇到的種種挑戰提供了原則和方法。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