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節約的成敗
古人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凡是成大事者,都不能忽略細節問題。不要以為不拘小節才是一種氣度,不論是一個組織還是一個企業,要想長遠地發展,都必須註重細節。因為細節決定了節約的成敗。
當年修建上海地鐵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德國人修建的要比我們花的時間和金錢都多,不管是外觀還是裡程都沒有區別。但投入運營才發現很多細節德國人都註意到了,而我們的設計師卻沒有註意到,因此我們設計的地鐵線路的運行成本遠遠高於德國人設計的。
管理也是一樣,細節才是制勝的法寶。管理學發展到今天,已經很完善了,真正把它們區分開來的就是細枝末節的東西。因為並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
市場無所不在,關鍵在於你能否發現它。市場就像一塊肥沃的土地,你發現了市場,還要精心呵護、細心耕作它,才會結出累累碩果。而精細化的管理講求的就是精耕細作。精耕細作更註重市場細分、資源整合,更能實現擴大市場占有率的目的。
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說過:“把每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當時的張瑞敏就是從改變觀念,加強執行能力開始的。時至今日,海爾已成為著名品牌。精細化的管理要的就是這種註重細節的管理效果。
精細化的管理要求企業每一個員工打破習慣性思維,要用創新的觀念和方法來考慮問題。原有的工作習慣,尤其是不合適企業發展的習慣往往是最可怕的枷鎖,它容不得任何新的決策和習慣,想到的都是怎樣反駁和排斥,而不是考慮如果採用會帶來的益處。而工作理念和方法需要的就是不斷創新和完善,沒有哪種理念或方法會盡善盡美,能適用於任何時候。精細化的管理更考慮實用性、有效性及成本,更能在細節上做到完善。
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靠什麼來生存?靠的就是“品質”。一個產品如果有良好的質量作為保障,不需要太多包裝和宣傳也會被消費者認可,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能節省包裝和宣傳的費用。而要制造一個優質的產品,就需要每一個員工都要在生產過程中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在確保產品内在質量的同時,還要註重改善產品的外在質量,所以關註細節非常重要。正是精細化的管理使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變得精細起來。
企業不是福利機構,而是作為營利性的經濟組織,企業的管理者在算經濟賬的時候要算“長賬”,不能算“短賬”。粗放式管理可能短期内利潤增長較快,但形成思維定式和運作慣性後就很難扭轉。
而如果通過堅持不懈地推行精細化管理,排除内外阻力,建立起精準管理體制後,就有了持久的競争力。這為企業以後的發展鋪就了一條順暢的路,企業的競争優勢也就顯現出來了,企業的發展實力也就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層次。
不管是哪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和規模後,都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來推動,精細化管理更能通過節約從整體上提升企業的整體效益。我們應該看到,精細化管理是順應時代而產生的,也是超越自我的需要,是企業適應激烈競争環境的必然選擇。
本文摘自《職業化員工優秀培訓讀本》
節約倍增效益,節約是員工與企業的共同選擇。本書主要從重視細節,節約無小事,企業效益從哪裡來,如何省出利潤以及如何讓節約成為習慣等方面進行了闡述。本書適合企業内部培訓,是企業培養節約型員工的優秀培訓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