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階段是1984—1992年,可以稱之為“戰略管理的萌芽時期”。從1984年起,我國進行了一系列企業改革,計劃經濟體制被逐步打破,市場經濟體制得以建立,企業的自主權逐步擴大,企業開始考慮為自身的長期生存發展制定規劃。只有到這個時候,企業才有必要也有可能考慮和策劃企業的持續生存和不斷發展這個課題,戰略管理的理念得以建立,從國外引進的“企業戰略管理”才受到我國管理學界和企業家們的重視,戰略管理在中國才真正有了生根發芽的土壤。一些企業和學者開始了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形成了戰略管理相關研究的萌芽。第三個階段是1993—2000年,可以稱之為“戰略管理的確立與發展時期”。在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的地位,《決定》將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企業經營自主權進一步擴大,隨著經營機制的轉換,企業開始進入市場參與競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自負盈虧、自主決策、追求利益最大化離不開科學正確的企業戰略。尤其是1999年9月,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提出了“重視企業發展戰略”、“加強企業發展戰略研究”的要求之後,戰略管理在我國企業實踐中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從而進一步促進了戰略管理理論研究在我國的確立與發展。第四個階段是2000年以後,可以稱之為“蓬勃發展期”。2000年以後,隨著國家貫徹“抓大放小”的方針,重組國有企業,再造民營企業,使企業管理步入現代化、標準化之後,我國大中型企業開始推行戰略管理,後來國家制定“十五”規劃工作又進一步推進了企業的戰略管理和戰略規劃工作。尤其是在中國加入WTO後,企業不僅面臨國内競争,還要參與到更為激烈的國際競争中去,單靠生產和銷售等職能已經不能保證企業在競争中生存,這更使政府和企業深深感到從整體和全局上把握企業發展和競争的戰略管理的重要性。可以認為,重視戰略管理已經成為新時期企業必須作出的選擇,企業的戰略管理實踐已經進入高潮。與此同時,隨著戰略管理的地位不斷提升,相關學術與理論研究也得到了大踏步的發展,出現了百花齊放、蓬勃發展的態勢。姜俊賢:剛才金教授介紹的是30年來中國戰略管理研究發展的歷程,如果從我們企業的角度來看,我記得在1992年的時候我們剛剛聽說“戰略”這一說法,覺得很新鮮,包括什麼“子母公司”、“全球化”、“雙贏”等詞,我們企業界都覺得很難理解,因為當時企業大部分都沒有“戰略”的概念。李蘭:可以說30年來,中國企業戰略總體上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自發到自覺、從戰略趨同到戰略分化的過程,一批優秀的企業家努力學習國外經驗,嘗試著設計自己的發展道路。應該說中國企業戰略有經驗也有教訓。您如何看待30年來中國企業戰略管理的實踐歷程?金占明:其實這與我國的戰略管理理論研究相對應,30年來戰略管理在中國企業的實踐歷程也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1978—1981年的恢複整頓時期;1982—1992年的企業轉化與升級時期
本文摘自《2009·中國企業外部環境》
跟蹤調查與實證分析研究,了解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經濟政策、改革熱點及企業外部環境的認識以及擔憂,反映企業家眼中的中國企業外部環境,同時根據調查中反映出來的問題,邀請政府官員、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管理學家、心理學家等,幫助企業家深入地把握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等企業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情況,從不同的角度為企業家應對危機提出了非常及時和重要的建議,有助於企業家理清在當前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下企業面臨的真正機遇和挑戰,更好地進行企業戰略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