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徒心態”使企業家承受了更大的壓力(5)

2014-08-08 15:10:52

    中國是一個歷史大國,但從1840年鴉片戰争開始,我們突然發現自己不是大國了,這樣的打擊是非常大的。但是這種過於強烈的民族情懷,會導致我們的國際視野相對較差。現在中國的經濟已經逐漸融入到全球化的進程中去了,未來我們的企業家必須要成為國際化的企業家,要去開拓國際新興市場,因此這就給中國的企業家帶來了很大的國際化的挑戰。最後一個特徵,中國的企業家“重硬不重軟、重行不重言、重義不重利”。我們的企業家非常重視“硬”的東西,比如產品、質量等,而在營銷、品牌、服務等“軟”的方面做得還不夠,但從產業鍊的角度看,能帶來高額利潤的都是“軟”的東西。我們的企業家“做”的都非常好,但是“說”的還不夠,而現代社會中“說”是很重要的,誰掌握了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誰就占了上風,光“做”不“說”是很吃虧的。我們的企業家在國際商務交往中,往往更加重“義”,比如民族大義、面子、交情,而不重“利”,這也是有問題的,如果最終無法獲得利益,那這件事情對企業家來說就沒有意義了。當然,這個“利”不僅是指金錢,而是更寬泛的利益,包括我們獲得的技術、知識、品牌等。

    企業家的六大心理誤區:自我判斷、自控人格、自我賦予效應、

    自我直覺、確認誤差、沉澱成本。李蘭:剛才您談到了這一代企業家的心理特徵,那麼從心理學家的角度,針對現階段所面臨的問題,您對企業家有什麼建議?彭凱平:我覺得對於企業家或者領導者來說,有幾個誤區一定要認識清楚。第一個誤區是自我判斷,就是說“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掩護性誤區”。舉例子來看,我們總認為人類的行為是由個性來決定的,但很多實驗發現不是這樣的。例如,我們對兩名候選人進行面試,一名外向,一名内向。如果將他們叫到辦公室,讓他們互動,而我們在暗中觀察他們的舉動。我們往往會認為外向的候選人說話會比内向的候選人多,但事實上,實驗發現,内向候選人和外向候選人說話幾乎一樣多。為什麼呢?這兩個人之前並沒有見過面,社會規範告訴我們交流必須有來有往,這樣外向的候選人總是說話會覺得不禮貌,内向的候選人總是不說話也會覺得不禮貌。所以,他們說的話基本上相同。這個案例說明,我們每個人都是心理學家,但僅是通俗性的心理學家。企業家亦是如此,他們對人性行為的觀察和預測比普通人要強,正因為這種自我判斷的優勢,使他們很容易產生見識上的誤區,自認為洞悉了人的心理和行為。事實證明,很多人類的行為不通過研究是無法知道的,並非可以想象出來,只能通過實踐證明。企業家易犯的另一個自我判斷性錯誤是,總認為自己引起的關註度比別人高。事實是基本相同。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聚光燈效應”。由於企業家對思考的過分關註,對自我情緒的過分了解,所以通常會認定自己思維準確。他相信自己的表現、衣服、顔色搭配都會受到別人的註意。這是企業家的一個誤解,事實上人們只會花心思去註意同他有關的事物。韓鐵林:實際上就是說企業家不要過分自信,不能過於相信自己的經驗和判斷,要通過實踐來證明。彭凱平:第二個誤區是自控人格,企業家會經常性地自我認為“基本上週圍的人和事都在我的掌控之中”。舉例而言,企業家經常強調業績不佳是由於員工不努力的結果。因為他認為自己當年就是通過刻苦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從而得出結論:世界上所有的不成功都是不努力造成的。第三個誤區是自我賦予效應,即同樣的產品一旦擁有或被經手,就會被賦予一種遠遠高於產品價格成本的心理價值。這就是為什麼凡是企業家親自經手的項目,地位和價值都要比其他項目高的緣故。這也是一些領導者常犯的基本判斷錯誤。第四個誤區是自我直覺,這是企業家經常遇到的思維陷阱。一些企業家對事物的判斷往往以以往的經驗為基礎。常見的自我直覺包括形象直覺和簡易性直覺。在探究造成直覺誤差原因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人類對事物的聯想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有事件都會受到框架影響,限制我們思維的因素之一就是我們的思維定勢。

本文摘自《2009·中國企業外部環境》


   跟蹤調查與實證分析研究,了解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經濟政策、改革熱點及企業外部環境的認識以及擔憂,反映企業家眼中的中國企業外部環境,同時根據調查中反映出來的問題,邀請政府官員、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管理學家、心理學家等,幫助企業家深入地把握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等企業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情況,從不同的角度為企業家應對危機提出了非常及時和重要的建議,有助於企業家理清在當前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下企業面臨的真正機遇和挑戰,更好地進行企業戰略決策。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