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的“聖徒心態”使企業家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訪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心理學系終身教授、
清華大學心理系主任彭凱平
訪談對象:彭凱平
訪談人:李蘭
訪談特邀嘉賓:韓鐵林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總經理
訪談時間:2008年12月27日下午14∶00
訪談地點:清華大學心理學系
中國面臨“三千美元心理阈限期”,傳統的價值觀念、社會關系和道德偶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傳統社會觀念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當代企業家的心理壓力和人情負擔較重,官本位文化、傳統道德文化以及“聖徒心態”給企業家帶來了很大壓力,民族情懷與國際化之間的矛盾給企業家帶來很大挑戰,中國企業家要改變“重硬不重軟、重行不重言、重義不重利”的現狀。
企業家的六大心理誤區:自我判斷、自控人格、自我賦予效應、自我直覺、確認誤差、沉澱成本。
行為經濟學是探索心理、社會與文化的因素對經濟行為影響的科學,關註更多的是經濟學不關註的或不能解釋的經濟行為現象。在某種程度上,行為經濟學提供給我們一個創新的機會和捷徑,這也是中國學者能夠對心理學和經濟學作的獨特貢獻。
中國面臨“三千美元心理阈限期”,傳統的價值觀念、社會關系
和道德偶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李蘭:彭教授,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經濟轉型時期,社會的急劇變革和經濟體制的漸進轉軌,不僅帶來了經濟的騰飛、社會的發展,同時也給處於激烈市場競争環境中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沖擊和壓力。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2008年的年度調查顯示,企業家的心理壓力明顯增大,參加調查的5920位企業法人代表中,認為“壓力很大”的占34?3%,比2007年提高了10?7個百分點,為近四年來的最高值。請您從您的專業角度談一談,隨著我國這些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哪些突出問題需要我們關註?
這個冬天有多長——2009•中國企業外部環境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2009
強烈的“聖徒心態”使企業家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訪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心理學系終身教授、清華大學心理系主任彭凱平
彭凱平: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心理學之間的聯系非常密切,而且有科學根據和科學規律。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三千美元心理阈限期”,它指的是當一個社會的人均國民收入達到3000美元時,社會動蕩比較激烈,而且貧富差距非常明顯,最有可能爆發社會沖突。中國2005年的人均國民收入是2400美元,2007年是2700美元。如果考慮到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目前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已經達到了3000美元的心理阈限期。在這個時期,有幾點是需要特別關註的。第一個要關註的問題是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與傳統價值觀念已經不匹配了。中國的傳統價值觀念中有很強烈的封建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而且我們對集體主義精神有一種誤解,總以為它就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精神。其實集體主義精神在原始社會就存在,它是一種大家互相幫助、互相信任、互相依賴、互相致富的概念。由於社會的發展,以農業社會為基礎的互相依存關系發生了改變,現在是工業社會市場交換的關系。
本文摘自《2009·中國企業外部環境》
跟蹤調查與實證分析研究,了解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經濟政策、改革熱點及企業外部環境的認識以及擔憂,反映企業家眼中的中國企業外部環境,同時根據調查中反映出來的問題,邀請政府官員、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管理學家、心理學家等,幫助企業家深入地把握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等企業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情況,從不同的角度為企業家應對危機提出了非常及時和重要的建議,有助於企業家理清在當前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下企業面臨的真正機遇和挑戰,更好地進行企業戰略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