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市民對於中國食品普遍失去信任,韓國領導人甚至將中國食品與毒品一起列為未來韓國加強懲罰的領域。從對食品領域的懷疑,很容易延伸到對中國產品的普遍懷疑。海外市場向我們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如果連嬰幼兒產品都會出現“毒奶粉”事件,那麼還有什麼道德底線是一些中國企業不能突破的?這一事件對中國企業的負面影響要用怎樣的努力、要用多長時間才可能消除?王治安:其實這種不顧道德底線牟利的行為,不僅僅局限於一個行業。最近非常流行的一條手機短信寫道:“從大米裡我們認識了石蠟;從火腿裡我們認識了敵敵畏;從鹹鴨蛋裡我們認識了蘇丹紅;從火鍋裡我們認識了福爾馬林;從銀耳裡我們認識了硫磺;從奶粉裡我們認識了三聚氰胺。”項教授,您認為這種現象背後的真實原因是什麼?項兵: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應該找任何借口,而是要對整體的商業價值觀進行反思。企業不能為了追求多幾個百分點的收入增長率就超越道德底線。如果我們個人與機構漠視道德底線,我們多年構建的商業大廈可能轟然倒塌,幾代人奮鬥而獲得的品牌與聲譽可能會毀於一旦。發自内心的對道德底線的認同與重視是一個企業被國際商界接受的一個必要條件。對於這一點,我們不能有逢場作戲和任何僥幸的心態。李蘭: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已經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誕生了一大批優秀和富有潛力的企業。但也應該看到,在改革開放初期,由於法制的不完善和監管的缺失,商業規則尚未建立,一些企業的不道德行為難以得到有效制約,有些企業忽視了應盡的社會責任,有些企業甚至坑蒙拐騙、制假造假。直到今天,我們的商業規則逐步建立、法制逐步完善,由於慣性,還有一些企業仍然沒有對此進行反思。項兵:未來中國企業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不僅僅是技術、管理和創新,還有價值取向的問題。中國企業一直大而不強,難以產生偉大的商業機構,缺少對於道德底線的遵守,這也許是一個關鍵的因素。我們對於道德底線的堅持,意味著對於眼前局部利益的犧牲。但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持續而久遠的發展,從而出現一批源自中國的備受全球尊敬的商業機構。近年來我一直強調,民族企業應對全球化的最大挑戰,不僅僅是管理與技術的對接,最難也最重要的是價值的對接,以及中國企業商業道德的重塑。李蘭:謝謝您。您在這方面的重視和強調,相信會引起不少企業家的關註和深入思考。項兵簡介項兵,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博士,長江商學院教授、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曾任教於香港科技大學、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北京大學。曾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第一批(七名)核心教授之一。1999年7月1日加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主持創辦了光華管理學院的EMBA以及高級經理短期培訓中心,並擔任該中心主任至2001年年底。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營企業、民營企業及跨國公司如何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進行有效的競争與合作;如何把中國的競争與合作策略整合到全球策略之中;現代化大型企業(控股公司或集團公司)的内部控制(包括國有企業的轉制及管理);大型家族或民營企業的管理特徵;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與企業經營模式比較;企業制度比較;管理腐敗與法人治理結構;新興市場民族企業的全球化戰略與颠覆策略;人文與管理;東亞企業及文明在世界下一輪文藝複興與啟蒙運動中的作用等。王治安簡介王治安,男,漢族,陝西西安人,中共黨員,西安交通大學電機系電氣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中國機械工業建設總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擔任中國安裝協會副會長、中國工程建設焊接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建築業協會常務理事等社會職務。曾獲天津市“八五”立功獎章、陝西省機械工業1996年跨世紀立功競賽標兵、建設部先進個人、全國機械工業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中國機械工業建設總公司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大型國有施工企業之一,曾承擔“鳥巢”、國家大劇院、英國羅孚汽車跨國搬遷等數百項大型工程建設,多次獲得“魯班獎”、“詹天佑獎”、“中國安裝之星”及“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等榮譽。
本文摘自《2009·中國企業外部環境》
跟蹤調查與實證分析研究,了解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經濟政策、改革熱點及企業外部環境的認識以及擔憂,反映企業家眼中的中國企業外部環境,同時根據調查中反映出來的問題,邀請政府官員、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管理學家、心理學家等,幫助企業家深入地把握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等企業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情況,從不同的角度為企業家應對危機提出了非常及時和重要的建議,有助於企業家理清在當前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下企業面臨的真正機遇和挑戰,更好地進行企業戰略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