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京到大阪的“新幹線”行程為420千米,可是“新幹線”的時間誤差一年總計只有36秒,而且是連下雪和刮台風都考慮進去了。如果一年的誤差是36秒,就意味著每一個月的誤差是3秒。那麼這3秒是怎麼控制出來的呢?
有很多種方法,比如第一,在人比較多的時候,火車站經常雇一些人來把旅客推上火車,以加快旅客上車的速度;第二,列車在行駛的時候,要控制5%的速度來做調整,即如果列車離站的時候晚了30秒,在後面的行程中就要加快30秒。
下面我們再看一個案例:
在觀看F1方程式賽車時會發現,時速達到200千米以上的時候,高速摩擦會使車胎快速消耗,於是需要給車子進行保養或者更換輪胎。但是世界大賽都是分秒必争的,所以當這些賽車進站的時候,如果需要換車胎,就要求動作必須非常得快。那麼換掉4個車胎需要多少時間呢?
豐田的廣告裡有兩句話,第一句話是:in the blink of eye(一眨眼的瞬間),還有一句是:Four new tires in three point two seconds(換4個新的車胎只要3.2秒)。如果換4個輪胎要30秒,那對手早就不知道領先多少了。
3.2秒鐘内要把4個車胎全部換完,說明世界級賽車的車胎並不是一個個用螺絲擰上的,而是用環扣扣上去的,所以車子一進站,第1秒大家一起拔起車胎,第2秒滾車胎,第3秒上車胎,再扣上去總共是3.2秒,然後賽車就開走了。這種速度的確驚人,這就證明了搶時間也是一種觀念,證明了流程設計的必要性。
道理可能很簡單,但我們通常沒有把它做成一個量化的標準,用心去控制時間。
什麼叫流程的設計呢?我們拿看病來說吧。傳統的醫院,從排隊挂號、拿病歷表,到讓醫生診斷,然後再到會診、和醫生面談、約好下次的時間,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在我們國内,一個感冒病人進醫院多快才能出來?我想沒有30分鐘是不可能的。這30分鐘能夠壓縮嗎?我覺得,如果我們用心去想辦法,整個醫療流程就可以縮短。
我們做一個假設。以後的護士手上都拿著掌上電腦,挂號時就通過電腦通知醫生;醫生在詢問時就通過電腦通知藥房;當你走下樓梯的時候,藥房已經開始準備你的藥了。必要的時候,你甚至還可以直接回家或上班。醫院會讓快遞把你的藥送到你家或你的公司。你認為這樣可以縮短多少時間?我認為,剛才那種流程的時間至少可以縮短一半以上。這就是流程再造。
再比如,對於我們的日常工作,用不同的顔色標明重要程度和時間要求的不同,這本質上就是進行時間管理。比如,每一項工作夾上都有卷夾,並且規定:紅色的卷夾代表一天之内必須完成的工作,綠色的卷夾代表兩天之内必須完成的工作,藍色的卷夾代表三天之内要完成的工作,其他的卷夾統統是黃色的,是可以後延幾天的。所以一看到紅卷夾,就要有緊迫感,下班以前這項工作一定要完成,除非有特殊的情況。這樣就可以加快内部工作流程,督促問題及時解決,提高公司的運作效率。
本文摘自《如何有效提升執行力》
無論多麼宏偉的藍圖,多麼正確的決策,多麼嚴謹的計劃,如果沒有嚴格高效的執行,最終的結果都會和我們的預期相差甚遠,甚至是紙上談兵。餘世維先生具有三十多年的管理、咨詢與培訓經歷,講的最多的就是“執行”。今天,他將快速提升員工執行力的秘訣匯集成此書,獻給廣大的基層員工。因為,只有這些基層的員工才是企業、機關以及各種組織最廣泛、最有力和最直接的執行者。本書延續餘世維先生一貫的風格,沒有高深的理論,以通俗幽默的語言和豐富分案例向我們傳達高效執行的理念。這是一本為各類企業、機關和組織機構提供的人人皆可學、人人有收獲的提升執行力的培訓教材,也是員工必備的執行力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