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多,如果能夠規劃好,逐一解決,也能夠做到輕松應對。“窮忙族”的時間規劃卻雜亂無章,基本上處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被動局面,導致許多事情沒完成就被打斷,結果幾乎沒有處理妥當的工作,還需要對這些工作“半成品”進行再加工,這無疑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3.處理事情耗費的時間長,忙而無效
本來可以一個小時完成的簡單工作,“窮忙族”能夠緊緊張張地處理一天。如果用拖延來形容的話,他們肯定會喊冤,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一直在努力工作,沒有偷懶。究其原因,是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對,沒有找到簡單而高效的做事方式。
4.不夠專註,忙而無律
一方面是自控能力差,工作時精力不能集中,經常被其他事情分散;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消極怠工的因素。
忙而無閑、忙而無序、忙而無效、忙而無律,這四個原因直接導致“窮忙族”的“忙”變成了“瞎忙”、“窮忙”,就像張天翼先生筆下的華威先生一樣,整天忙忙碌碌,卻沒有一點實際效果,更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成果,最終得不償失。
因此,“忙”並不能成為衡量工資水平的標準,它僅僅代表一種生活狀態,而不能代表生活質量。“窮忙族”要告別困惑,必須明白這個道理:忙,並不能直接帶來滿意的結果。
奇思妙想層出,薪水不漲反落
——職場“思想者”的尴尬
企業需要的是實幹的員工,而不是誇誇其談的理論家。能在工作實踐中提出改善工作效率、提升效能的建議是非常可貴的,但如果脫離了基本工作而大談企業制度改革等理論性的概念,則是不切實際的。“我很熱愛和珍惜這份工作,愛屋及烏,也很想讓公司發展得更好。”劉威張口不是工作就是公司,可見他對工作的感情很深。
“去年7月份來到公司時,我滿懷激情,抱負滿滿,躍躍欲試。雖然我的工作是銷售,但我學的是管理學,因此對於公司的經營和各種制度很是關註。入職僅一個月,我就發現了公司制度中的一個漏洞,並提出了改善建議,經理非常高興,發給我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獎金。此後的幾個月中,我又多次提出很好的建議,都得到了總經理的贊賞,並專門開設了一個‘美芹獎’,以獎勵好建議,那段時間,我雖然沒有什麼業績,獎金也不多,但我很有成就感,對於這件分外之事也更加上心。”
本文摘自《業績決定工資》
業績是體現價值的唯一標準,業績是打開高薪寶庫的鑰匙,業績是攀上成功高峰的武器!
許多員工在工作時看過程,做過什麼工作,付出多少辛勞;在領薪時看結果,拿到多少工資,發了多少獎金。完全忽視了工作與薪水之間最重要的環節——業績!要知道,勳章只授予戰功赫赫的將士,高薪僅屬於業績卓越的員工。工資多少,不是取決於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取決於你創造了多少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