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人的成功和挫折可能著眼於一個偶然因素或某一個重大決定而改變了人生。而他越來越發現人生中做的任何事都不是徒勞的。他笃信積累的力量。
2. 我記得台灣一個美學評論家說過:美其實就是自己,我們不可能幻想有一張戴安娜的容貌,也不可能有生之年,去做一個王妃,能找到自己,身邊的人也會過得很舒服。
3. 人一輩子總是要做一點自己的事,有的時候可以拉開很長的時間做,有的時間你只能強度很大地做很多的事。這是你自己無法選擇的,如果機會來了,你沒有把握住它,懶懶散散,那麼過去就過去了,年輕時機會來了該拼一下就要拼一下。
4. 為什麼要改變一個環境,是覺得自己的某些東西沒有得到發揮,沒有得到發揮肯定會痛苦。因此,每一次要改變的環境肯定是與週圍不和諧的東西已經達到極限,所以每一次選擇的過程都很痛苦。
5. 熱氣球的操作員能做的只是調整氣球的高度以捕捉不同的風向,而氣球的具體航線和落點,就只能聽天由命了。這正是乘坐熱氣球的魅力所在:有控制的可能性,又保留了不確定性,所以比任何精確設定的飛行都來得刺激。其實人生的樂趣也是如此,全在這定與不定之間。
6. 在美國學習一年多之後,我深深認識到語言不僅是思想的載體,而從某種角度說,語言就是思維本身。語言的障礙不僅影響表達能力,更會直接妨礙邏輯和判斷。
7. 成功的標準並不僅僅來自美國社會的承認。他們大多數人的成功是在經歷了生活、心理環境的大震蕩後,又找到了新的平衡,也超越了自己。
8. 辛辛苦苦,過舒服日子;舒舒服服,過辛苦日子。
9. 有時候,環境給人相當大的壓迫感,這時候,你一方面要尋求突破,另一方面,你心裡要清楚你要的是什麼。
10. 你要相信積累的力量。還有,就是誠意、善意的力量。在你能力範圍内,善意友善地對待別人。
本文摘自《影響你一生的名人演講》
針對中國傳統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教育觀,針對當前學生中存在的對成長消極、迷茫和倦怠情緒,策劃推出《做有出息的孩子——影響青少年一生的演講》。此書針對這個熱點,選擇10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俞敏洪、楊瀾、於丹、潘石屹、成龍……鑒於自身從平凡到卓越的歷程,以在中國大學演講的形式為青少年如何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培養自己成為“有出息的孩子”所需的潛能給出了許多規劃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