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的成功:外交與武力的平衡
暴露焦慮症總是困擾著那些身處強勢地位的人,其實即使不流露軟弱的迹象,人們也一樣可以解決問題。這一認知陷阱的主要困境並不在於它促使人們做出強烈反應,而在於即使用適度的力量解決問題更為有效,人們也會受它誘引動用暴力做出過度代償行為。在外交斡旋和軍事打擊之間取得平衡也是謹慎治國的關鍵要素之一。
肯尼迪總統的就職演說正是表達了這一理念--在國家面臨威脅時應在外交努力和武力威懾之間力求平衡。發表於1961年1月20日的這篇演說最為人銘記之處就是其中那激動人心的話語:"不要總想著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應想想你能為國家做什麼。"不過這篇演說中還有另一段話,雖然被引用的次數較少,但卻更有見地。
在冷戰不斷升級的情況下,肯尼迪總統在演說中號召美國人不僅應該追求軍事實力,也應努力維護和平局勢。這是一種在不同利益間求得均衡的理念--雖然接受暴露焦慮症的影響,但還是以積極談判的姿態調和這種恐懼情緒。"我們當然不能用自身的弱勢來誘引敵人出擊。只有當我們的軍事實力毫無疑問能夠超越敵人時,我們才能安枕無憂地告別武力。"既承認保持強大防禦力量的必要性,又認識到如要有效解決問題不必動辄就赤膊上陣--這正是肯尼迪政府的智慧所在。肯尼迪總統還用自己一貫的詩化語言為暴露焦慮症開了一劑良方:"讓我們重新啟程--我們須盡心銘記:克制守禮並不代表懦弱無能,真誠坦蕩也需經歷重重考驗。永遠不要出於恐懼而訴諸和談,但也永遠不要對和談心存恐懼。"
這樣的話語在當今美國的政壇宣言中已鮮見蹤迹,畢竟它反映了一種特立獨行的世界觀。我聯絡到了西奧多·索倫森(Theodore Sorensen),他是肯尼迪總統演說的主要撰稿人之一。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現居紐約,剛剛創作完自己的回憶錄。但我不確定他對於五十年前自己協助撰寫的文字是否還會有所評論。打通電話後,我先解釋了致電的理由,然後開始背誦演說中的句子:"……克制守禮並不代表懦弱無能--"
本文摘自《七個認知陷阱》
雷曼兄弟,麥道夫,通用汽車……這些“全球500強”、“世界級巨富”怎麼就這麼悲慘而又突然地隕落了?傻人犯的錯都是小錯,聰明人犯的錯才是大錯,而且是大錯特錯!一本充滿機智和智慧的書,書中盡是風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領悟。肖爾揭示了那些聰明人是怎樣陷入錯誤決斷的泥潭的。每個決策者的手邊都應該有一本《聰明人為什麼幹傻事》。識破圍困企業、國家、個人的七個認知陷阱,“聰明人”不再做“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