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實力強大的“國企軍團”(4)

2014-08-16 16:58:38

    3. “主力軍”的苦惱

    總結國企在海外並購的經驗可以發現:國企在競争性行業中發起的海外並購,基本不會遇到並購阻力,並購後的整合也最容易;而在不完全競争性行業中的並購,雖然遇到的目標所在國的政府阻力並不大,但對目標企業所付出的其他代價卻很高:如對勞工保障的承諾、對其技術秘密的保護等,這些都提高了收購的門檻,增加了並購風險,上汽並購雙龍就是如此;而在資源類行業中發起並購,遇到的對方政府阻力則最大,審查最為嚴格,失敗的概率也最高。

    而破解這一症結的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時機,使得被收購對象無法再以苛刻的條件作為談判籌碼,讓那些處於不競争性領域的企業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條件,從而減輕中國企業的收購風險;而資源類目標企業的所在國政府,則能夠降低審查門檻,使中國的企業有機會介入對方領域。當前所發生的國際性金融危機,正是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許多不完全競争性行業的國外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面臨破產的風險,此時自然降低了它們的被並購條件;與此同時,歐美國家對發生在資源類行業中的跨國並購態度也開始了轉變,美國政府高官已經表態,將放松對中國能源企業進入美國市場並購的審查。

    盡管國有企業在海外並購中有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鑒於它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國有企業依然是“遠徵隊”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組成力量。在中國出海並購的大部隊組成中,如果把民營企業比作是一支精銳靈敏的“尖刀營”的話,那麼國有企業在其中則扮演“中央軍”的角色,它起著在正面戰場作戰的作用。中國是一個國有經濟占主導的國家,國有企業在許多行業領域中居於主導地位,而這些行業想要實現發展,首先必須是行業中帶頭的國有企業實現發展。“走出去”並購海外企業也是如此,僅有民營企業走出去是不夠的,國有企業也必須走出去,否則,國民經濟中的許多行業領域就不會有大的進步。

    與民營企業相比,國有企業在產權結構、經營機制、決策效率等方面有所不足,但在資金實力、受政府支持的力度、對目標企業的後續資源註入等方面,國有企業卻遠在民營企業之上。此外由於國内政策所限,中國的許多行業領域中並未產生出有實力的民營企業,而當這些行業在國外出現並購機會時,也只有國有企業才有介入的能力和機會。

本文摘自《改變中外企業博弈的格局》


   20世紀60年代,中國圍棋選手首創一種新型佈局方法,由於在對弈中利於搶占實地、獲得先機而聞名國際棋壇,遂被命名為“中國流”。
  在中國與西方企業激烈博弈的今天,處於劣勢的中國企業要想突破困局,必須形成並購上的“中國流”,通過並購的方式獲得發展制造業所需的技術、品牌和渠道,讓中國的要素資源能夠在全球產業鍊上合理分佈,中國的企業得以在未來的產業鍊博弈中占據主動。
  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試圖出海並購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一遇”的機會,歐美不少實體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國企業的並購門檻和收購價格,由“各路軍團”組成的中國“遠徵隊”開始乘風起航,海外並購的“中國流”正在展開……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