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遠徵隊”的組成
如果給中國海外並購“遠徵隊”的成員貼上成分標簽的話,大體可以把它們歸為三路部隊:一是“國企軍團”,中海油、中國五礦、中國鋁業、上海汽車等國企都是這支隊伍的成員;二是“民企軍團”,吉利、美邦、美克、華為、萬向等民營企業屬這支隊伍;三是“混編軍團”,像TCL、聯想、中聯重科這樣的混合體制企業,可歸屬這支隊伍。
三路部隊由於其目標市場與自身條件各異,在跨國並購中採取的方式和策略也迥然不同:有的是採取多批次、小規模的收購方式,在歐美市場中頻頻出手,通過一系列的並購悄然擴大自己在國際市場中的地盤,如民企軍團中的萬向和華為;有的則是一鳴驚人,一出手就以“蛇吞象”的氣概把市場上的龐然大物掠入囊中,引來市場中一片驚呼,如“混編軍團”中的聯想和TCL;還有的是財大氣粗,每次都是大手筆過招,收購的目標往往是各國的能源或礦產巨頭,如國企軍團中的中海油和中鋁集團。
這三路類型不同、收購特點各異的隊伍,在實際的並購運作中各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國企軍團”就具有資金實力強、能獲得政府和銀行支持等優勢,但也有決策慢、激勵約束不足、在國外並購阻力較大等劣勢。“民企軍團”相比“國企軍團“來說雖處於自有資金少、受扶持也少的劣勢地位,但它們同時也有產權清晰、機制靈活、決策快、在國外收購的阻力小等其他優點。至於“混編軍團”,在中國是一類較特殊的群體,這種企業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改制過的國有企業,也有人稱它們為“新國企”,但從所有制結構來看,這類企業的股權結構較為分散,在體制上已很難稱之為國有企業。“混編軍團”兼具了國企與民企兩類企業的優勢,是一種在海外並購中具有特殊優勢的隊伍。
從歷史發展淵源上看,“國企軍團”、“民企軍團”、“混編軍團”三路隊伍各有源頭。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只有一種體制的企業,就是公有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民營企業與混合體制企業都是後來者。
本文摘自《改變中外企業博弈的格局》
20世紀60年代,中國圍棋選手首創一種新型佈局方法,由於在對弈中利於搶占實地、獲得先機而聞名國際棋壇,遂被命名為“中國流”。
在中國與西方企業激烈博弈的今天,處於劣勢的中國企業要想突破困局,必須形成並購上的“中國流”,通過並購的方式獲得發展制造業所需的技術、品牌和渠道,讓中國的要素資源能夠在全球產業鍊上合理分佈,中國的企業得以在未來的產業鍊博弈中占據主動。
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試圖出海並購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一遇”的機會,歐美不少實體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國企業的並購門檻和收購價格,由“各路軍團”組成的中國“遠徵隊”開始乘風起航,海外並購的“中國流”正在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