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國化工的海外並購之道(1)

2014-08-16 20:43:08

    2006年,中國化工集團一舉並購3家海外企業,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經典案例,中國化工集團走到了全球化工新材料主導者的強勢位置,集團總經理任建新本人也被外界稱為中國化工行業的“並購之王”。

    2005年10月19日,任建新率團出訪歐洲,簽署了藍星全資收購法國安迪蘇(Adisseo)公司100%股權的正式協議。2006年1月17日,在比利時佈魯塞爾,藍星正式完成對法國安迪蘇集團的交割——安迪蘇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同時生產固體和液體兩種蛋氨酸產品的公司,擁有792項技術專利和世界最先進的蛋氨酸生產技術。2004年,它成為蛋氨酸領域全球第二大生產商,市場份額占全球29%。

    蛋氨酸是我國化工領域多年攻關未果的項目,而且之前國内企業花費17億元引進的蛋氨酸生產設備也因為工程問題無法解決,處於報廢狀態。蛋氨酸在中國每年至少有10萬噸的需求量,是關系到中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產品。完成對安迪蘇的收購後,任建新馬上啟動了一個建設計劃,利用安迪蘇全球領先的生產專利技術,在國内新建一套世界級規模蛋氨酸裝置,也就是正在前期設計階段的天津14萬噸/年蛋氨酸項目。

    2006年4月,任建新再次出手,收購了澳大利亞凱諾斯(Qenos)公司。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聚乙烯生產商,凱諾斯年生產能力為乙烯50萬噸、聚合物50萬噸,產品占澳洲市場的70%以上。

    這次並購,讓中國化工集團以最短的時間、較低的成本獲得了國外乙烯及相關資源,為發展化工新材料奠定了原料基礎。更重要的是,通過凱諾斯乙烯工廠的並購,中國化工集團間接而巧妙地利用了澳大利亞的上遊油氣配套資源。而同樣的規模,如果國内建乙烯項目,至少需要500萬噸煉油、150萬噸石油作為原料配套,投資成本較高。

    隨後的2006年10月,中國化工收購了羅地亞(Rhodia)公司的有機矽和硫化物業務。有機矽是羅地亞重要業務之一,目前年產22萬噸,規模在全球有機矽市場名列第五,擁有6%的全球有機矽產品市場份額,其生產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擁有3000多個產品、500項專利。

本文摘自《改變中外企業博弈的格局》


   20世紀60年代,中國圍棋選手首創一種新型佈局方法,由於在對弈中利於搶占實地、獲得先機而聞名國際棋壇,遂被命名為“中國流”。
  在中國與西方企業激烈博弈的今天,處於劣勢的中國企業要想突破困局,必須形成並購上的“中國流”,通過並購的方式獲得發展制造業所需的技術、品牌和渠道,讓中國的要素資源能夠在全球產業鍊上合理分佈,中國的企業得以在未來的產業鍊博弈中占據主動。
  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試圖出海並購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一遇”的機會,歐美不少實體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國企業的並購門檻和收購價格,由“各路軍團”組成的中國“遠徵隊”開始乘風起航,海外並購的“中國流”正在展開……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