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變局下的出路(4)

2014-08-16 22:57:37

    盡管中國近幾年來的“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但盤點一下就會清楚,“走出去”投資並購的對象,還多是以國外的資源、能源類企業為主,而“走出去”的主體也多限於中央級國企,如中國鋁業聯合美國鋁業收購澳洲力拓,中石油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等,發生在制造業領域内的海外並購並沒有多少。這就表明,“走出去”作為中國當前的一個重要國策,實際上在微觀層面尚未全面推行起來,絕大多數有海外投資需求的中國企業還沒有“走出去”。

    這裡面有許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政府雖然制定了“走出去”戰略,也出台了一些鼓勵性的政策,但這些政策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實質上並不大,在操作層面還有許多不完備之處,與當年日韓等國家出台的扶持企業海外投資政策相比,中國目前的政策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隨著近期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國内要求“出海”的企業呼聲越來越高,政府主管部門也在加緊進行相關法規的制定與完善。2009年3月16日,商務部《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對外發佈,這一新法規向外界釋放出了一個信號,政府今後將對“走出去”的企業提供更便捷有效的支持。據商務部官員講解,《境外投資管理辦法》的宗旨就是要讓企業能夠在最短的時間、最便利的服務環境中“走出去”。與現行規定相比,新辦法下放了海外投資的核準權限、簡化了核準程序,絕大部分境外投資企業只需遞交一張申請表,即可在3個工作日内獲得 《企業境外投資證書》。而且今後商務部只保留對少數重大、敏感的境外投資的核準權限, 85%左右的境外投資核準事項將交由省級主管部門負責。

本文摘自《改變中外企業博弈的格局》


   20世紀60年代,中國圍棋選手首創一種新型佈局方法,由於在對弈中利於搶占實地、獲得先機而聞名國際棋壇,遂被命名為“中國流”。
  在中國與西方企業激烈博弈的今天,處於劣勢的中國企業要想突破困局,必須形成並購上的“中國流”,通過並購的方式獲得發展制造業所需的技術、品牌和渠道,讓中國的要素資源能夠在全球產業鍊上合理分佈,中國的企業得以在未來的產業鍊博弈中占據主動。
  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試圖出海並購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一遇”的機會,歐美不少實體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國企業的並購門檻和收購價格,由“各路軍團”組成的中國“遠徵隊”開始乘風起航,海外並購的“中國流”正在展開……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