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訂單門”的症結
西門子“訂單門”事件頗有些撲朔迷離的味道。據德國《商報》2009年3月20日報道,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公司當天宣佈,獲得了中國京滬鐵路高速列車項目的訂單,總價值高達7.5億歐元。西門子表示,這筆交易能加強與“世界最重要高速鐵路市場”長久的合作關系。德國N-TV電視台在20日也稱“這是中國送給西門子的肥魚”。但沒想到在5天後,中國鐵道部相關負責人就公開回應,稱近期並沒有跟西門子簽訂任何合同,西門子並未得到什麼“肥魚”。更加離奇的是,到了3月31日,西門子再次對媒體發表聲明,證實已簽署了上述合同,但強調“絕不出讓核心技術”。而對西門子的這次聲明,中方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予以回應。
這次“訂單門”事件,雖然還沒有看到結尾,許多真實信息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中國正在建設的“京滬高鐵”,在向國外企業採購設備時,一定是希望對方能夠提供相應技術。根據目前媒體公佈的資料來看,顯然西門子公司一直不同意轉讓核心技術,這應該是“訂單門”的症結所在。以目前結果,中國在京滬高鐵設備採購上所實施的“市場換技術”戰略還未取得成功。
“市場換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對外資企業讓出部分市場,以獲取中國所需的技術。按照前商務部長呂福源的話說,“市場換技術”的内涵,就是中外合資必須建立在雙贏的基礎上,按中國的長遠利益去搞。既然中國讓出了巨大的市場,就有資格要技術、要利潤。
最早的“市場換技術”案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汽車行業。當時,基於經濟發展和公務活動所需,國家批準外貿部門進口一批數量可觀的轎車和輕卡。當時作為中汽總公司董事長的饒斌向中央提出,在花錢進口汽車的同時應該要求外方無償提供相關的技術,以促進當時資金困乏的中國汽車產業提高制造和研發水平。在政府的支持和協調下,這一設想隨後在輕型卡車和奧迪100公務車項目上得以實現,成為“市場換技術”的雛形。
本文摘自《改變中外企業博弈的格局》
20世紀60年代,中國圍棋選手首創一種新型佈局方法,由於在對弈中利於搶占實地、獲得先機而聞名國際棋壇,遂被命名為“中國流”。
在中國與西方企業激烈博弈的今天,處於劣勢的中國企業要想突破困局,必須形成並購上的“中國流”,通過並購的方式獲得發展制造業所需的技術、品牌和渠道,讓中國的要素資源能夠在全球產業鍊上合理分佈,中國的企業得以在未來的產業鍊博弈中占據主動。
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試圖出海並購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一遇”的機會,歐美不少實體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國企業的並購門檻和收購價格,由“各路軍團”組成的中國“遠徵隊”開始乘風起航,海外並購的“中國流”正在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