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開放路上的得與失(1)

2014-08-17 08:42:11

    1. 完美交接的主線

    李岚清在為紀念改革開放30年撰寫的《突圍——國門初開的歲月》一書中,提到了他在1978年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洽談合作的事情經過。當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湯姆斯•墨菲率團來華談判,墨菲提出要與中方採取“合資經營”的方式進行合作——

    墨菲最後補充道:“簡單地說,(合資經營)就是把我們的錢包放在一起,合資共同辦一個企業,要賺一起賺,要賠一起賠。再說得通俗一點,就好比結婚,建立一個共同的家庭。”

    聽了這番話,我們感到新鮮有趣,不過當時我想,你是大資本家,我是共產黨,我能同你“結婚”嗎?但按照當時的規定,凡是重要的對外談判項目都要向國務院引進新技術領導小組辦公室寫簡報,我們也就及時把這次談判的情況如實上報了。出乎意料的是,我寫的這份簡報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領導同志都一一圈閱,鄧小平同志還在簡報上關於通用汽車公司建議搞合資經營的内容旁批示“合資經營可以辦”,指出了我國利用外資的道路。從此,我國一種新的經濟形式產生了……

    分析李岚清的這段歷史回憶,可以看到有兩個線索蘊含其中:一個是當時中央政府領導人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重視態度——為了達成引進技術的目的,政府可以突破中國固有的思想與理論模式,去探索設立全新的經濟形式,從而為引資鋪平道路;第二個線索是跨國公司希望在中國有所建樹的迫切心理——通用汽車公司為了更好地在中國發展,冀望通過“合資經營”這種全新模式來與中國進行緊密的合作。

    這兩條線索其實也是貫穿在中國30年改革開放歷程中的兩條核心主線,是中國對外開放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一條主線,就是中國政府主導下“引進來”的軌迹歷程。中國政府為了能引進外來資金和西方技術,不但主動打開國門,而且制定出各種政策辦法,鼓勵發達國家企業來華投資。這個過程在中國被稱為“引進來”。

    第二條主線,就是在跨國公司主導下的“移過去”的歷程軌迹。跨國公司出於利益最大化的考慮,希望把產業鍊中的生產制造環節移出本土,轉到更具有成本優勢的發展中國家去,實現產業的全球化佈局。所以即使沒有中國政府的“引進來”,發達國家企業從主觀上也願意到中國去投資,把生產線建到中國去生產。這種由跨國公司所主導的、從本土向中國進行產業轉移的過程,我們稱之為“移過去”。

本文摘自《改變中外企業博弈的格局》


   20世紀60年代,中國圍棋選手首創一種新型佈局方法,由於在對弈中利於搶占實地、獲得先機而聞名國際棋壇,遂被命名為“中國流”。
  在中國與西方企業激烈博弈的今天,處於劣勢的中國企業要想突破困局,必須形成並購上的“中國流”,通過並購的方式獲得發展制造業所需的技術、品牌和渠道,讓中國的要素資源能夠在全球產業鍊上合理分佈,中國的企業得以在未來的產業鍊博弈中占據主動。
  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試圖出海並購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一遇”的機會,歐美不少實體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國企業的並購門檻和收購價格,由“各路軍團”組成的中國“遠徵隊”開始乘風起航,海外並購的“中國流”正在展開……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