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當中國發生第一次鴉片戰争時,日本還處於幕府時代,是個比中國更落後的國家,國力遠不如中國強盛。與中國在當年遭遇英國軍隊的野蠻叩門,被迫打開國門一樣,日本在1853年時也遭到了美國軍隊的叩門——當時美國海軍的一支艦隊駛入了江戶灣,以武力逼迫日本開放門戶,由於日本的武力無法與美國艦隊抗衡,最後也只得被迫開放。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
“黑船事件”後來卻成為日本進行工業化變革的契機。日本政府在這一方面真正做到了知恥而後勇,開始大步向前追趕,努力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和技術。從1853年打開國門起,到1871年發生明治維新,再到1895年在甲午戰争中打敗中國,再到1905年在日俄戰争中打敗俄國,短短幾十年的時間,日本就從一個落後的小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流的強國。
而此間的中國卻還是以天朝上國自居,頑固地不肯變革開放,不願意放下身架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即使後來勉強開放門戶,也只是做些表面功夫,内囊裡還是關起門來以老大自居。故而大廈將傾,僅靠幾根像林則徐這樣的梁柱支撐是無濟於事的,清王朝最終還是轟然倒地了。
2. 未竟的事業
時間到了1978年,中國又到了一個出現變局的年代,關閉了許久的國門在這一年又重新打開了。不過這一次與100多年前那次不同,是中國政府主動開放了門戶。
這次開放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中國社會又發展到了一個轉折關頭——用當時政府工作報告的話講:中國的國民經濟已經臨近崩潰的邊緣,多數人連基本生活都成了問題,不進行改革開放,中國的路已經走不下去了。而從另一個角度理解,這一次的國門開放也確實是中國政府對“師夷長技”這100年理想的秉承。
今人與古人的心靈是相通的,盡管先賢們提出的這個思想在歷史上並沒有獲得實現,此後的中國大地上戰亂頻仍、時局不定,但它卻像火種一樣一直蘊藏在人們的心裡,只要到了合適的時間,有了合適的環境,就依然會迸發出來,成為點燃人們思想的火炬,去照亮中國前行的道路。
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中國的各種機緣都已積聚成熟,加上政府領導人的睿智與氣魄,敢於正視自己國家存在的不足,敢於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去學習別人的長處——於是,國門就被打開了,“師夷長技”這個傳承了百年的理想終於有機會得以施行。
本文摘自《改變中外企業博弈的格局》
20世紀60年代,中國圍棋選手首創一種新型佈局方法,由於在對弈中利於搶占實地、獲得先機而聞名國際棋壇,遂被命名為“中國流”。
在中國與西方企業激烈博弈的今天,處於劣勢的中國企業要想突破困局,必須形成並購上的“中國流”,通過並購的方式獲得發展制造業所需的技術、品牌和渠道,讓中國的要素資源能夠在全球產業鍊上合理分佈,中國的企業得以在未來的產業鍊博弈中占據主動。
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試圖出海並購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百年一遇”的機會,歐美不少實體企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國企業的並購門檻和收購價格,由“各路軍團”組成的中國“遠徵隊”開始乘風起航,海外並購的“中國流”正在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