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賣場如何提升商品毛利額(1)

2014-08-17 17:42:07

    小貼士:通過了解賣場提升商品毛利額的方法,幫助供應商結合自身產品定價策略,制定出有針對性的營銷手段,以確保自己的利潤空間。

    

    

    採購的工作就是在業績和毛利之間求得平衡,既要保證業績的穩步成長,又要求得合理的毛利空間,但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會踩上“單槓”——要麼,犧牲毛利促銷售;要麼,就是守住了毛利但銷售下滑。無論哪種都是要被“修理”的。所以,採購的工作實在是不輕松,但也不是無法可想。提升毛利額有下列方法可供參考:

    1.市調定價法

    賣場的“天天低價”當然是要與市價相比,所以採購人員坐在辦公室内按照公司分配的指標僅僅用計算器來定價是絕對不允許的。採購人員只有經常市調,才能定出合理的價格,不至於犧牲公司應掙的毛利。目前,賣場門店的商品價格基本上有一定優勢,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的綜合毛利率比我們的競争對手低3%~6%不等。各地區公司應在價格不調漲的前提下,再壓低進價,提升毛利率,以確保公司的利潤。毛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市調定價法是定價與提升毛利額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2.商品結構法

    在一個正常的商品結構組合中,會規律性地出現ABCD的分類。假設某一個商品大分類的毛利率指標是10%,現在舉以下幾個例子:

    例1-1:

    分類    品項數    銷售額

    占比(A)    毛利率設定    毛利率(B)    毛利率貢獻值(A×B=C)    毛利額

    貢獻度

    A類    10±3%    50%    大分類指標的60%    6%    3.0%    30%

    B類    20±3%    30%    大分類指標的100%    10%    3.0%    30%

    C類    65±3%    20%    大分類指標的200%    20%    4.0%    40%

    D類    5±3%    0%    大分類指標的200%    20%      0%    0%

    總計    100%    100%    大分類毛利率指標    10%    10.0%    100%

    

    在例1-1中,A類商品的毛利率設定在6%(即大分類毛利率指標10%的60%),而B、C、D類分別設定為10%、20%及20%。

    當然,我們也可以做一些毛利率調整。

    例1-2:

    分類    銷售額(A)    毛利率設定    毛利率(B)    毛利率貢獻值(A×B=C)    毛利額

    貢獻度

    A類    50%    大分類指標的50%    5.0%    2.5%    25%

    B類    30%    大分類指標的110%    11.0%    3.3%    33%

    C類    20%    大分類指標的210%    21.0%    4.2%    42%

    D類    0%    大分類指標的210%    21.0%      0%    0%

    總計    100%    大分類毛利率指標    10.0%      10.0%      100%

    

本文摘自《供應商大賣場操作實務系列》


   良性的商品是供應商在大賣場生存發展的根本,是一切利益的來源和載體。管好了商品就有了在賣場發展壯大的希望,管不好商品則將失去發展的機會。本書將從大賣場商品管理的有關知識、供應商如何做好新品與單品管理、如何做好陳列與庫存管理、如何做好貨款與費用管理及如何做好商品價格與銷售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剖析供應商存在的問題並提供解決辦法,幫助供應商實現高效的商品管理。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