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了解大賣場的品類管理(3)

2014-08-17 21:30:27

    則為“保障性要素”。這些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如圖1-3所示。

    

    圖1-3  品類管理六要素間的相互關系

         品類策略:根據商品結構對運營組織、指導原則和管理方法進行總體規劃,形成指導品類管理經營決策的基本框架。

         業務流程:實現品類管理策略目標的日常活動,包括品類管理執行過程中的步驟、方法和責任的落實。

         品類指標:是監督執行情況、提高品類管理的決策水平、判斷運行結果、為進行獎懲提供依據的監測工具。

         信息技術:利用數據和信息系統,使品類管理的各項決策符合實際,並提高業務流程的運行效率。

         夥伴關系:為了更有效地向消費者提供超值的產品和服務,零售商與供應商共同努力,以實現其經營資源利用成果的最大化。

         組織效能:通過優化組織,設置明確任務責任,改善知識技能,完善獎懲制度,提高組織效能。

    零售商與供應商有各自不同的品類管理活動,但在實踐中,業務流程與夥伴關系由於需要雙方共同參與而有明顯的定義重疊,其餘要素則存在較大的差異。

    (1)品類策略

         共識與領導:零售商與供應商雙方高層領導需要對品類管理有一個良好的共識與領導,雙方需圍繞“品類”而非“品牌”進行組織機構職能的組合。

         企業戰略:雙方應考慮企業戰略的開發與集成,包括公司目標(宗旨)、財務目標、公司市場目標、消費者、產品/服務、核心活動、後援活動(信息及財務)、人力資源及合作關系等。

         計劃的實施:品類管理需要一個正式的實施計劃,包括目前的狀態、未來期望達到的狀態、新的組織架構、轉型設計方案及計劃落實步驟。

         戰略經營單位:以品類為戰略經營單位,其好處在於更好地與消費者保持協調、更好地決策、提高可計量性。

         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品類管理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戰略性的過程,它將給零售商與供應商的組織體系帶來重大變化。

    實踐表明,零售商在實現總體目標的過程中,每個品類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不應僅僅關註目標性品類。

    

本文摘自《供應商大賣場操作實務系列》


   良性的商品是供應商在大賣場生存發展的根本,是一切利益的來源和載體。管好了商品就有了在賣場發展壯大的希望,管不好商品則將失去發展的機會。本書將從大賣場商品管理的有關知識、供應商如何做好新品與單品管理、如何做好陳列與庫存管理、如何做好貨款與費用管理及如何做好商品價格與銷售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剖析供應商存在的問題並提供解決辦法,幫助供應商實現高效的商品管理。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