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美國金融風暴複仇記(7)

2014-08-18 08:42:34



  初露峥嵘

  2007年春,一場金融風暴在華爾街醞釀。生活在美國和歐洲的人們,以及全球媒體開始頻繁出現一個大衆比較陌生的詞語--次級房貸。

  2007年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貸供應商新世紀金融公司宣告破產。同年春,美國次貸行業崩潰,超過20家次貸供應商宣佈破產、遭受巨額損失或尋求被收購。由此,廣為世人所知的美國次貸危機漸顯峥嵘。

  從2001年到2005年,美國房市在長達5年的時間裡保持繁榮,這也刺激了抵押貸款機構超常規發展的欲望。受利益的驅動,一些銀行等放貸機構紛紛降低貸款標準,使得大量收入較低、信用記錄較差的人加入了貸款購房者的大潮,成為次貸購房者。

  2005年8月,美國房價達到歷史最高點,此後美國不少地區房價開始回落。到2006年,房價上漲勢頭停滞,房市開始大幅降溫。房價下跌使購房者也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通過抵押獲得融資。

  與此同時,美聯儲為抑制通貨膨脹持續加息,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在截至2006年6月的兩年時間裡,美聯儲連續17次提息,利率先後提升了4.25個百分點。

  由此,出現了大批"次貸購房者"無力按期償還貸款的局面,次貸危機開始顯現並呈愈演愈烈之勢。

  "火"速蔓延

  在經歷了2007年前幾個月的發酵後,美國次貸危機開始蔓延到購買了次貸支持證券的投資者。

  2007年6月7日,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宣佈,旗下兩只基金停止贖回。驚恐、疑惑的投資者很快發現,這兩只基金持有大量與次貸有關的證券。

  在美國,個人向銀行等放貸機構申請住房抵押貸款,放貸機構再將住房抵押貸款作為一種資產"賣給"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機構。後者將各種住房抵押貸款打包成"資產支持證券(ABS)",經由標準普爾等評級公司評級,然後再出售給保險公司、養老金、對沖基金等投資者。

  在美國住房市場繁榮時期,上述過程運轉流暢,購房者、放貸機構、負責打包資產支持證券的投資銀行和購買這部分證券的投資者,各取所需,皆大歡喜。但這場在美國住房市場泡沫中形成的投機盛宴註定不能長久。隨著越來越多的次貸購房者無力償還貸款,損失開始彌漫,最終波及到持有次貸的各類投資者。

  但當此時,華爾街對即將到來的風暴似乎毫不知情。2007年7月19日,紐約股市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創下歷史新高,首次突破14 000點大關。



本文摘自《世界經濟權力交接的新進程》


   這是一場空前全球性金融危機,其不利效應如同多米諾骨牌接踵而來,全球目光聚焦於紐約那條著名的街——華爾街。本書像一幅幅素描、一段段寫實記錄片,把危機中的“風雲人物”和五大投行的所作作為完整地展示在讀者面前,是一篇華爾街次貸危機的全紀錄,以其身臨其境的故事解說,將我們帶到了事件的現場,見證華爾街在過去年代累積的冷酷與貪婪、傲慢與偏見、自私與堕落、陰謀與猙獰。回顧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不難看到,世界經濟實際是在一系列寡頭國家間進行著權力傳遞,這裡沒有“不死鳥”的傳奇故事。然而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卻意味著一個世界統治模式的終結。此後,多極世界將取代寡頭國家。 本書分析了這次華爾街危機對世界與中國和平發展的影響,讓讀者進一步了解美國金融體系和操作模式。對於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以及中國如何抓住危機中的機會穩步發展綜合國力,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在這場危機中給我們註入更多的冷靜與理性。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