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金融危機的導火線多半是企業倒閉,拖累銀行的是不良債權。這一波,倒閉來源都是金融機構,可說是"玩火者自焚"的一課。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認為:需求決定供給。由於購房首付率具有很強的槓桿效應,因此,居民的住房需求被無限地放大了。例如,一套100萬的住房,如果購房首付率為100%,那麼,必須要有100萬的現金才能買下;如果購房首付率為50%,那麼,100萬的現金就可以買2套這樣的房子;如果購房首付率為10%,那麼,100萬的現金就可以買10套這樣的房子。也就是說,購房首付率的高低可以縮小或放大居民的住房購買力。目前,房地產市場的購房首付率大致為30%,那麼,90萬的現金就可以買3套這樣的房子。既然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巨大,而住房的供給是相對有限的(因為住房的建造程序複雜,有一個漫長的時滞),於是,在求大於供的市場規律作用下,住房的價格一路上漲也就不足為奇了。上海良好地段的上等品質的房源,大多都是由幾家客戶在互相争搶,中介公司通常會要求客戶在一個晚上甚至是一兩個小時之内就付定金,否則無法保證房源。更離奇的是,房東賠付率大幅提高。由於客戶方不斷加價,房東經常願意雙倍賠償已經交付定金的客戶。
在"低比例首付"等因素的引導下,部分購房者投機鑽營,轉手牟利,使得部分城市房價上漲迅速。近年來,海外基金收購一線城市物業日益增多,先是集中於寫字樓、商鋪,現在高檔住宅也成了炒作的題材。這預示著外資對境内各類物業的投資全線鋪開。
一方面,有的擁有幾套住房甚至更多,很多住房大量閑置;另一方面,低收入階層卻望房興歎。房價上漲,空置率上升,老百姓買不起房現象說明目前市場供應結構失衡。同時,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無疑將使我們的社會結構更加緊張,這自然有違建設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初衷。
美國的抵押貸款企業,顯然知道次貸高回報的背後是高風險,他們不僅需要防範風險,更需要找到不斷擴展自身資金的新來源,以"抓住機遇"支撐更大規模的放貸,來獲取更多的市場收益。一些具有"金融創新"工具的金融機構,恰好為他們創造了機緣:將一個個單體的次貸整合"打包",制作成各種名字的債券,給出相當誘人的固定收益,再賣出去。於是,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對沖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金融機構,面對這樣的"穩定而高回報的產品",自然眼睛發亮,產生慷慨解囊的沖動,抵押貸款企業於是有了新的源源不斷的融資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長的新的次貸。
本文摘自《世界經濟權力交接的新進程》
這是一場空前全球性金融危機,其不利效應如同多米諾骨牌接踵而來,全球目光聚焦於紐約那條著名的街——華爾街。本書像一幅幅素描、一段段寫實記錄片,把危機中的“風雲人物”和五大投行的所作作為完整地展示在讀者面前,是一篇華爾街次貸危機的全紀錄,以其身臨其境的故事解說,將我們帶到了事件的現場,見證華爾街在過去年代累積的冷酷與貪婪、傲慢與偏見、自私與堕落、陰謀與猙獰。回顧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不難看到,世界經濟實際是在一系列寡頭國家間進行著權力傳遞,這裡沒有“不死鳥”的傳奇故事。然而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卻意味著一個世界統治模式的終結。此後,多極世界將取代寡頭國家。 本書分析了這次華爾街危機對世界與中國和平發展的影響,讓讀者進一步了解美國金融體系和操作模式。對於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以及中國如何抓住危機中的機會穩步發展綜合國力,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在這場危機中給我們註入更多的冷靜與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