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美國金融風暴複仇記(4)

2014-08-18 09:09:57



  實際上,信用違約掉期CDS在次級債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CDS可以理解為一家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實際上是通過大家購買保單,例如避地震險或者是飓風險。保險公司最大的風險是,如果美國西海岸發生地震,東海岸發生龍卷風,這些小概率事件同時發生的話,難以想象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這次次級債就是所有小概率事件不幸地在同一時間發生。最終購買CDO的都是小公司,實際上這就是槓桿效應,這如同保險公司,因為賠償的概率非常低,如果很多不幸的事件同時發生,保險公司一定會垮台。例如100元的保險只收了10元,如果所有的事情同時發生保險公司就會跨台。

  統計數據顯示,CDS從1990年的4 000億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45.5萬億美元,已經是美國GDP的2倍或3倍。

  因此房貸機構就面臨了蠟燭兩頭燒:房子拍賣掉也無法抵銷房貸損失,還要出錢買回投資人手上那些已成廢紙的商品(貸款人付不出利息,商品就毫無價值),手上資金不足的房貸機構立刻陷入危機,次級房貸風暴就這樣爆發出來了。

  欺詐:華爾街與評級機構狼狽為奸

  次貸之所以釀成危機,是因為次貸早已經通過美國金融創新工具--資產證券化放大成為次級債券,彌漫到了整個美國乃至全球的金融領域。

  證券化(Securitisation),這是華爾街金融體系的一大創新,也是最美麗的毒蘋果。

  "證券化"能創造更多流動性:如原本銀行貸款給某甲,手上雖有某甲的債權,但銀行手上也因此少了一筆可運用的錢,只能乖乖等某甲來還錢,這等於是沒有流動性的"死錢"。但通過"證券化",銀行可以把對某甲的債權轉賣出去,拿到錢後可以再貸給另一個人,這樣原本貸給某甲的"死錢",就變成了"活錢",整個金融體系也因此更活絡。

  但這種"證券化"也有它的弊病,那就是"道德風險":過去金融機構放款,是一對一的交易,由於手上持有貸款者的債權,一旦收不回來,立刻就變成呆賬虧損,基於這種風險,金融機構自然會很小心地放款。

  但如今金融機構放款,馬上就可以把這個貸款債權轉賣給其他人,這等於變相地將風險由別人承擔,因此他們根本沒有動機去詳細檢查這些貸款者的信用程度。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佈蘭德(Alan Blinder)就指出,證券化使得貸款機構檢查借款者信用程度的動機大減。果不其然,次級房貸的貸款者還不出錢來,真的就成為引爆這波危機的第一個導火線。



本文摘自《世界經濟權力交接的新進程》


   這是一場空前全球性金融危機,其不利效應如同多米諾骨牌接踵而來,全球目光聚焦於紐約那條著名的街——華爾街。本書像一幅幅素描、一段段寫實記錄片,把危機中的“風雲人物”和五大投行的所作作為完整地展示在讀者面前,是一篇華爾街次貸危機的全紀錄,以其身臨其境的故事解說,將我們帶到了事件的現場,見證華爾街在過去年代累積的冷酷與貪婪、傲慢與偏見、自私與堕落、陰謀與猙獰。回顧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不難看到,世界經濟實際是在一系列寡頭國家間進行著權力傳遞,這裡沒有“不死鳥”的傳奇故事。然而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卻意味著一個世界統治模式的終結。此後,多極世界將取代寡頭國家。 本書分析了這次華爾街危機對世界與中國和平發展的影響,讓讀者進一步了解美國金融體系和操作模式。對於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以及中國如何抓住危機中的機會穩步發展綜合國力,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在這場危機中給我們註入更多的冷靜與理性。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