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第四章 危局下的"新陳代謝"(6)

2014-08-18 19:13:05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是可以看得更遠。美國房地產企業的自救措施,並不一定完全可以照搬,但對於渴望尋找"火種"的中國房地產企業,至少可以引燃點點的亮光,指引其走向開闊的發展之地。

  在中國,用以加快資金流動性和週轉速度的降低售價、變賣項目等手段開始撲面而來。在2008年2月、3月,由萬科掀起的"促銷潮"席卷了整個中國,而萬科也一躍而成為房地產界的"標桿"。基本上,有萬科所在的城市都會引起當地房價的全面下調,表現最為突出的是富力地產,採用包括降價等各種促銷手段,甚至在銷售其旗艦項目廣州富力桃園時,採用非常規的"分期首付"來促銷,自救131億元資金缺口。

  促銷以獲得回款,自然是開發商回收資金的最佳渠道,但國内購房者風行一時的"觀望",加重了開發商的心理負擔。不得已,房地產商開始另尋他路。

  對於已經上市的房地產企業來說,過冬的方式似乎更多樣化。然而,由於投資者信心低迷、股市波動、入市門檻高等衆多影響因素,要從股市中大規模融資,並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輕而易舉實現。於是,一些企業開始通過發行公司債券提供融資支持。2008年3月,金地集團獲準發行12億元公司債券,同時新湖中寶股份有限公司也獲準發行不超過14億元公司債。

  金地集團是國内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僅2007年全年就實現營業收入74.2億元,同比增長109%,7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43.9%。在2007年7月初,就已完成了近45億元的股票非公開增發,2007年末還取得了中國證監會關於12億元公司債券的核準批文,2008年3月20日,這12億元的公司債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當然,在國内,對於上遊金融,如同金地集團一樣掌控自如的企業,並不多見,"快速滾動開發、高效多元融資"的戰略思想是其完成規模成長的最佳選擇。

  發行公司債券固然可以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但對於實力不濟的企業而言,可能不太現實。在廣東、浙江一帶,典當行和地下錢莊的活躍,給房地產企業提供了更為及時的民間融資方式。據估計,2007年,浙江和廣東一帶通過民間融資方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資金至少有成千億元,相當於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的10%。進入2008年,這種方式被運用得更加頻繁:僅2008年1月溫州發生可監測的民間借貸額10273萬元,年利率高達11.77%;2008年5月,嘉興市廣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向甯波大紅鷹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貸款1億元,年息18%,約為銀行貸款利率的2.4倍。

  民間閑散資金比較有限,不能完全滿足求"資"若渴的房地產企業的需求,一些有國際眼光的房地產企業改變局限國内的傳統想法,大膽嘗試向國外尋求資金來源。最常見的方式是國内企業向境外銀行借貸,與國外機構合作成立投資基金,或通過在境外發行債券募集資金。2008年2月,瑞士瑞銀集團與金地集團共同成立了房地產投資基金,在内地房地產市場投資10億美元資金。而瑞安房地產正計劃將旗下位於上海的瑞虹新城住宅項目及大連天地軟件園項目中的寫字樓部分引進策略投資者。



本文摘自《樓市的震蕩與洗牌》


   金融危機肆虐全球、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資本市場慘淡、銀根緊縮、原材料漲跌互見……在内憂外患的雙重重擔之下,中國經濟轉型的困難輻射到各個角落,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的調整自然也在所難免。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房地產就由輝煌走到了迷茫,國家政策招招有力、銀行關起敞開的大門、土地變成拖累、購房者持幣觀望……於是,招架不住的企業紛紛退出市場,實力與野心兼具的企業“陰謀”、“陽謀”一起發,外資趁機流入。市場上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房地產的悲喜劇,每天都是競争日,每月都是淘汰月,一年都是洗牌年。在這場還未結束的房地產震蕩與洗牌中,無論是失敗者,還是繼續抗争者,或是政府、購房者,都留下了一串串自己的足迹。這些或深或淺的足迹組合起來,就勾勒出此書的大致輪廓。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