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註冊資金45萬元的小企業,短短三四年就擁有身家7000萬元。創輝的倒閉,固然有國家政策調控與市場競争的因素,但歸根結底,還是創輝自身在經營理念和運作模式上出現了問題。從其"發展大事記"上可見一斑:
2002年4月創輝租售在深圳成立,全稱深圳市林創輝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2004年9月進駐寶安,6家營業網點同時開業,在行業内初露鋒芒。
2005年11月營業網點突破100家。
2006年6月營業網點總數突破200家。
2006年9月進入廣州市場。
2007年3月進入成都、佛山市場。
2007年9月進入上海市場。
2008年1月10日上海200餘家分行停業。
2008年1月15日廣州、佛山、東莞、珠海、中山區域分行全部停業,深圳區域部分店鋪停業。
創輝的困局成為房產中介的一個縮影,為同行敲響了警鐘:
其一,地產中介本身存在軟肋。
地產中介本來就沒有技術壁壘,也不存在準入門檻,這就決定了地產中介公司實力的參差不齊;其次,地產中介也不像加工制造業和零售配送業,以規模效應取勝,店多並不能形成競争優勢;最後,房地產不是快速消費品,短期内幾乎不會有回頭客,店多也不能截客流。這樣盲目開店,而不是有效地開贏利的店,一旦市場萎縮,就必須採取拼刺刀的方式與競争對手搏殺,結局只能是兩敗俱傷。
其二,樓市過度繁榮催生了房產中介的非理性擴張。
為早日成為上市公司,創輝在拓展業務的同時,還犯了一個致命性錯誤--急功近利。2007年下半年,創輝進入上海市場,根基尚未穩定就擺出一副舍我其誰的咄咄逼人氣勢,一口氣開設了二百五十多家分店,基本上是"一天要簽一兩家鋪面"。急速擴張,造成了8000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沒有金剛鑽,還攬瓷器活,一味貪大求全,是其倒閉的一大原因。
綜上所述,在急速擴張的驅使下高密度開店,是創輝戰略上的失誤。至今,在創輝租售的網站上仍記錄著其宏大目標,即在"立足大深圳、密佈珠三角、連鎖全中國"的戰略指引下,未來5年内要在全國佈局3000家門店,並謀求以IPO(首次公開發行)方式上市。
對於企業來說,想上市無可厚非,但創輝的戰略卻生不逢時。事實上,在房地產泡沫四溢、房價瘋狂上漲的時候,並不是企業擴張的最佳時機。此時,恰恰相反,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風險的市場,房價上漲過快,居民的購買力必定會被透支或被弱化,此時會出現"有價無市"現象;反之,房價即使下降,居民也不會急於購買,也會選擇持幣觀望,隨之出現"無價無市"。
本文摘自《樓市的震蕩與洗牌》
金融危機肆虐全球、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資本市場慘淡、銀根緊縮、原材料漲跌互見……在内憂外患的雙重重擔之下,中國經濟轉型的困難輻射到各個角落,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的調整自然也在所難免。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房地產就由輝煌走到了迷茫,國家政策招招有力、銀行關起敞開的大門、土地變成拖累、購房者持幣觀望……於是,招架不住的企業紛紛退出市場,實力與野心兼具的企業“陰謀”、“陽謀”一起發,外資趁機流入。市場上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房地產的悲喜劇,每天都是競争日,每月都是淘汰月,一年都是洗牌年。在這場還未結束的房地產震蕩與洗牌中,無論是失敗者,還是繼續抗争者,或是政府、購房者,都留下了一串串自己的足迹。這些或深或淺的足迹組合起來,就勾勒出此書的大致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