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第一章 房地產的第一場雪(10)

2014-08-18 23:57:32



  一切都在進行,一切還將會繼續。並購,打響了房地產洗牌的第一槍,緊隨其後的是更加風雨飄搖的市場態勢。

  瘦身,減負,過冬

  成交量的持續低迷,對中小地產中介企業而言可能是退出市場;對一些大地產中介來說,則意味著裁員和關鋪,否則將與中小地產中介一樣陷入退市的困境。

  "裁員和關鋪成為近來行業的流行詞匯。"深圳一位資深地產中介人員笑言。笑容挂在臉上,但是無奈與擔憂卻揮之不去。

  2007年10月,深圳地產中介已形成全行業性虧損。2007年上半年,一般的地產中介公司一天的成交量是100套左右,到11月份只成交兩三套,"整個10月份一個門面的成交量也就三四套,只有9月份的1/10",擺在他們面前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縮減開支。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就在此前的2007年上半年,有些地產中介公司在深圳新開了約50家店鋪,而如今的交易量根本不足以支持如此多門店的運營,維持如此多的業務員更是不能完成的任務。

  在房地產走勢一片大好之際,最受益的除了開發商之外,就是地產中介。同樣,"春江水暖鴨先知",在深圳二手房市場遭遇殘酷寒流之際,最為倚重二手房買賣抽取佣金的房地產中介最能感知樓市的降溫。

  作為深圳地產中介市場大佬之一,世華地產在2007年11月公佈上月交易數據:該公司10月份成交量與本年度6月份最高峰時相比下降幅度高達60%。實際上,世華地產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家,10月裡,深圳二手房日成交不足110套,各區交易量的下降幅度在30%~70%之間。更殘酷的是,這樣的下降既不是開始,這已經是深圳二手房市場交易量連續第四個月下跌;同樣也不意味著結束,隨著宏觀調控政策的趨緊,這種下跌之勢不會在短時間内結束。

  於是,大規模的裁員行動在各大地產中介開展起來。在企業面臨經濟壓力時,裁員是最為常見之舉,無可非議,裁員對於減少企業開支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對企業的長期發展並無益處,可能還會出現"人才斷層"的困境。但不生存,何以談發展?在抉擇的十字路口,地產中介們的裁員之手並沒有發軟。

  "我估計在深圳從事這個行業的有6萬多人,從6月份高峰期到現在,將近有2萬人重新去選擇職業。因為成交量變這麼小,原來6萬人服務於這個成交量,現在成交量下跌了近80%。"世華地產負責人對深圳房地產中介行情很清楚。

  在深圳,世華地產有200家左右店鋪,如果加上珠江三角地區的佈點,數量超過250家。正當世華地產雄心萬丈,佈局全國之時,恰逢房地產冬天,不得已之下,它也做出"瘦身"的決定,第一批要關掉6家店鋪,同時也對工作人員進行了調整。



本文摘自《樓市的震蕩與洗牌》


   金融危機肆虐全球、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資本市場慘淡、銀根緊縮、原材料漲跌互見……在内憂外患的雙重重擔之下,中國經濟轉型的困難輻射到各個角落,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的調整自然也在所難免。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房地產就由輝煌走到了迷茫,國家政策招招有力、銀行關起敞開的大門、土地變成拖累、購房者持幣觀望……於是,招架不住的企業紛紛退出市場,實力與野心兼具的企業“陰謀”、“陽謀”一起發,外資趁機流入。市場上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房地產的悲喜劇,每天都是競争日,每月都是淘汰月,一年都是洗牌年。在這場還未結束的房地產震蕩與洗牌中,無論是失敗者,還是繼續抗争者,或是政府、購房者,都留下了一串串自己的足迹。這些或深或淺的足迹組合起來,就勾勒出此書的大致輪廓。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