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第一章 房地產的第一場雪(6)

2014-08-19 08:26:57



  黯然退市的悲哀

  市場經濟從來不拒絕"草根",而且正因為有了白手起家的"草根"企業們的加入,才會顯得更加波瀾壯闊、生機勃勃。但在"不以出身論英雄"的市場中,想要生存和謀求進一步發展,無論是"草根"企業,還是"根深葉茂"的名企,都要練就自己的紮實内功,否則,一場風浪襲來,就會有葬身其中的風險。

  向來魚龍混雜的房地產中介市場,則更是如此。

  在市場行情好時,三五張桌子、一兩個人就可以加入房地產大軍中,雖然"草根"氣濃,但市場從來都不計較"出身","不管黑貓白貓,逮住耗子就是好貓",衆多"草根"地產中介讓原本就熱鬧的房地產行業更顯喧嚣和嘈雜。

  但好日子稍縱即逝,當房地產市場因此而被擾亂,嘈雜之聲日益高漲,其分貝之高超過人們忍耐力的時候,對其進行規範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内功不紮實的企業逃脫不了被淘汰的命運。

  地產中介公司素有房地產市場"晴雨表"之稱,其一連串的倒閉事件,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國家針對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措施的效用正在顯現。

  雖然地產中介的準入門檻不高,但每一個店鋪的成本卻不低。在市場形勢仍然一片大好、房價"高聳雲端"的6月,一些低端的門面轉讓費被炒到了30萬~50萬元,仍不乏一些人盲目進入。在市場行情好時,成本矛盾不會顯現,一旦市場惡化或降溫,就變成了考驗地產中介公司承受力的時候,活下來都很困難,就更不要提維持和發展了。

  連續4個月下滑的成交量,給深圳房地產市場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霜雪,更為嚴峻的是,低迷的成交量讓深圳地產中介行業面臨著有史以來最殘酷的考驗,大量店鋪關門、經紀人被迫離職。

  自2007年10月開始,深圳兩個地產中介巨頭--中原地產和世華地產兩家公司,就開始虧損。實力雄厚的大地產中介尚且如此,一些小地產中介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大部分處於虧損狀態,更有甚者已經關張。

  11月13日,曾經位列全國中介100強的深圳中天置業倒閉的消息不胫而走。直接導火索就是總裁蔣飛攜巨款逃跑,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恰恰就在幾個月前,中天置業剛剛獲得"25年中國最具價值的深圳地產中介品牌"。榮譽加身的中天置業肯定不會主動退出,根據事後調查才得知,倒閉的原因正是深圳樓市的降溫,成交量的下降導致該公司資金鍊發生斷裂。

  資金鍊斷裂的背後,是地產中介公司不規範操作而形成的結果,然而更多安分守己、勤勤懇懇的中小地產中介也沒有逃脫關門的命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成交量的銳減,另一方面是房租成本的大幅增加。



本文摘自《樓市的震蕩與洗牌》


   金融危機肆虐全球、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資本市場慘淡、銀根緊縮、原材料漲跌互見……在内憂外患的雙重重擔之下,中國經濟轉型的困難輻射到各個角落,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的調整自然也在所難免。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房地產就由輝煌走到了迷茫,國家政策招招有力、銀行關起敞開的大門、土地變成拖累、購房者持幣觀望……於是,招架不住的企業紛紛退出市場,實力與野心兼具的企業“陰謀”、“陽謀”一起發,外資趁機流入。市場上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房地產的悲喜劇,每天都是競争日,每月都是淘汰月,一年都是洗牌年。在這場還未結束的房地產震蕩與洗牌中,無論是失敗者,還是繼續抗争者,或是政府、購房者,都留下了一串串自己的足迹。這些或深或淺的足迹組合起來,就勾勒出此書的大致輪廓。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