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挺立的房地產多米諾骨牌,已經岌岌可危,稍有風吹便會一張張倒下。而事實上,政府投下的這枚石子已在房地產界引起陣陣風波:
上海二手住宅市場成交量自2007年9月份出現降溫,10月份,成交量繼續走低,與9月份同期相比降幅約在4成左右,截至10月10日,大約8成的業主對自己的挂售房源下調了挂牌價格。
10月1日~10月9日,深圳新房成交1.82萬平方米,日均僅為2026平方米,環比9月,日均成交量下降高達8成之多。
從10月1日~10月8日,重慶主城區僅有3天日交易量達到1萬平方米,與9月下旬日均3萬平方米的交易量相比大幅萎縮。
北京房地產市場亦不容樂觀,"溫州炒房團"已聞風而動逃離京城。
倘若一線城市的房價真正得到遏制,所產生的漣漪效必然波及杭州、成都、南京等二線城市;二線城市的變化又會波及三線城市……隨著房地產夜幕漸漸降臨,房地產市場上一場沒有硝煙的大戰也將落下帷幕。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對於一般消費者,千萬間只能是不切實際的奢求,能夠遮風避雨、讓一家人享受家庭歡樂的一套房即可。萬物歸宗,房子終要回歸本位價值。總之,房地產市場泡沫越吹越大,房地產行業潛在危機愈演愈烈,而此時正是房地產企業調整的關鍵階段。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必然要趨向穩定、健康與理性。而政府通過一系列的調控組合拳將地產泡沫擊碎,正是要把樓市從非理性的邊緣拉回。
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
全國房貸緊縮風的刮起,讓昔日凱歌高奏的盛世狂宴漸漸低迷,房地產的發展也蒙上了一層秋意,秋天來了,冬天就不再遙遠。
如果政府的連續組合拳只是進攻信號,那麼,有價無市則會成為抑制房產需求的"重型武器",兩者交相呼應,無疑是制約房產價格非理性增長的雙重殺手锏。這無論對於消費者的心理預期還是實際購買力,都是巨大挑戰;對房地產市場,更是最直接的打擊。
"一葉而知秋",總是走在全國房地產趨勢前沿的深圳,被譽為房地產"風向標",只要一有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全國性的漣漪。對於開發商、投資者來說,2007年深圳的秋天來得特別早。
早在2007年9、10月份,深圳的房地產商就感到了陣陣涼意。在中央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和直指市場流通環節與資金渠道的"第二套首付40%"政策的影響下,以往備受開發商青睞的"金九銀十"黃金時期沒有如期到來。原本張開口袋準備大量"吸金"的投資者,雖然心有不甘,但在形勢所迫之下,只好紛紛出局。如此一來,大多數購房者成為留在市場上的潛在客戶,只有少部分人採取購買行動。
本文摘自《樓市的震蕩與洗牌》
金融危機肆虐全球、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資本市場慘淡、銀根緊縮、原材料漲跌互見……在内憂外患的雙重重擔之下,中國經濟轉型的困難輻射到各個角落,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的調整自然也在所難免。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房地產就由輝煌走到了迷茫,國家政策招招有力、銀行關起敞開的大門、土地變成拖累、購房者持幣觀望……於是,招架不住的企業紛紛退出市場,實力與野心兼具的企業“陰謀”、“陽謀”一起發,外資趁機流入。市場上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房地產的悲喜劇,每天都是競争日,每月都是淘汰月,一年都是洗牌年。在這場還未結束的房地產震蕩與洗牌中,無論是失敗者,還是繼續抗争者,或是政府、購房者,都留下了一串串自己的足迹。這些或深或淺的足迹組合起來,就勾勒出此書的大致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