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第三章多頭領導(2)

2014-08-20 22:12:24



  可見,多頭領導、越位管理現象的出現,並不是因為等級制度的存在或者管理制度的不規範,真正的原因是人們潛意識中的等級思想在作怪。這種思想使做下屬的不敢得罪那些越位領導的上司,而擁有權力的上司因為下屬的這種畏縮,就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對什麼事情都要管上一管。

  為什麼在西方的管理中這種多頭領導的現象比較少見?要知道,任何管理中都是存在等級的,西方的管理模式也不例外。即使是號稱壓縮了管理層次的扁平化管理,也仍然存在著"等級"。

  真正的原因是,在西方人的潛意識深處,等級的意識並不強。在他們看來,清潔工與總裁是平等的,他們只有工作上的差異,而沒有地位上的不平等。即使是總裁本人,如果越位去管理清潔工的工作,清潔工可能也不會聽從他的意見,因為清潔工只服從於直接上司。

  其實,任何一種管理方式都未必是全然合理的,也未必不是高效的。問題在於管理者的態度與處理方式如何。

  多頭領導表示這個項目是集體領導的,可以集中多人的經驗與智慧。古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再聰明的人也有自己的短處,相互間取長補短,互補互足,則能夠共同受益,共同成長。

  但是這裡面隐藏著兩個風險:

  第一是領導之間沒有協調好,沒有統一的口徑與決議。這樣子的話,就讓下屬很是為難了。到底聽誰的?聽誰的都需要,但是往往這些決議是有沖突與矛盾的,這就導致了下屬的無從執行。即使下屬勉強為之,效果也已經大打折扣了。這是典型的多頭領導的惡果,由於相互間的利益或者是矛盾引起不能精誠合作,影響了項目目標的最終實現。

  第二是雖然多頭間是統一的決議,但在中國企業中有這樣的現象,說的時候都"好好好",如果後面是慶功的話自然沒有問題;但是臨了出了問題的時候,卻都閃了開去。就國外情況而言,下屬已經盡了力了,而且由於諸多客觀條件影響確實沒有將項目完成得很好,那就沒什麼了。

  其實一個項目的成敗,始終取決於領導。策略或者方向不對,肯定是領導無能;下屬能力不足或者態度消極,當然是領導用人無方;項目資源不足,自然是領導在企業的地位不那麼重要或者項目本身就沒有多大效益產出。但是,中國的人際關系是複雜的,官場的哲學也非國外所能相提並論的。

  一個聰明的團隊負責人,在遇到多頭領導的問題時,不應該只是抱怨委屈,而應努力想出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通常來說,團隊工作在遇到多頭領導,並且互相矛盾的情況下,要堅守一個原則,這就是"聽領導的,幹自己的"。不管領導怎麼說,都不要駁斥,以示對領導的尊重。具體工作的時候,則抛開領導的各種"指示",選擇最有利於完成項目的那個方案。



本文摘自《如何打造團隊戰鬥力》


   團隊的重要性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但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人所率領的團隊並不能發揮出1+1〉2的效應。原因何在?當你認為你是在率領一個團隊時,也許它不過是一個群體,甚至是一個團夥。這就是你的團隊為什麼總是不能圓滿完成任務的原因。本書通過對團隊、群體、團夥的分析,闡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團隊,提出了團隊“戰鬥力”與“有效戰鬥力”的概念,並告訴讀者如何塑造一支具有“有效戰鬥力”的三角形團隊。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