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資:中國企業近年海外金融投資虧損事件一覽
中信泰富事件 2008年
中信泰富2008年10月20日宣佈,集團為了澳洲鐵礦石項目進行的槓桿式外匯買賣合約已引致虧損共8.07億港元;而仍在生效的槓桿式外匯合約,按公平價定值的虧損更高達147億港元。
中國國航失手燃油期貨 2008年
中國國航2008年10月發佈公告稱,由於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急劇下跌,其持有燃油套期保值合約的公允價值出現負值,目前暫無法測算航油期貨導致的虧損。
中盛糧油套保巨虧事件 2005年
中盛糧油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進行大豆和豆油期貨套保失手,虧損總額達到1.8683億港元。
國儲銅事件 2005年
中國國家儲備局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期貨上做空被套,國際基金不斷推高銅價逼空國儲,造成國家物資儲備調節中心6.06億美元的巨額經濟損失。
中航油事件 2004年
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從事投機性原油期貨和航空煤油期權等衍生品交易,造成5.5億美元的巨虧。
株冶事件 1997年
株洲冶煉廠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從事鋅保值期間,做空倫敦鋅,最後造成近15億元人民幣的虧損。
本文摘自《40家企業渡過危機的策略》
金融危機以來,經濟觀察報投入了大量的採編隊伍,對各個行業的知名企業進行了採訪,力求客觀、準確地捕捉到傑出企業的應對措施、特殊手段,給廣大中小企業提供借鑒和參考。本書收錄了對知名企業專訪的材料,並按照各企業應對措施的不同,進行了加工整理,彌補了因報紙發行追求時效性帶來深度不夠的缺陷。面對挑戰,企業應該“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有信心轉“危”為“機”,應採取良策,抱團取暖過冬。本書具體介紹了40家傑出企業的過冬法則,希望這些企業的過冬經驗能幫助廣大企業在困境中殺出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