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自己,能為別人做什麼
你為什麼喜歡和你身邊的朋友交往?想一想,或許你會這樣告訴自己:
我喜歡和他交往,因為他很有才華,跟他在一起總能啟發我的思路!
我喜歡聽他說話,太幽默了,每次都讓我笑得合不攏嘴,非常開心!
他能給我溫暖,雖然他不能在金錢上給我多大幫助,但他能在精神上給我鼓勵。
我傷心的時候,他懂得安慰我,聽到他的聲音,我就不再那麼難過了。他能給我安全感。
他是一個善良的人,每當我有困難,他都願意幫我!……
有的人,你願意與他交往,是因為他能給予你你所需要的;而有的人,我們不願意與他交往,是因為跟他在一起對你“沒什麼好處”。這種現象可以追溯到我們小時候,小的時候,父母對我們的人際交往常常提出要求,“和成績好的同學玩!”“別和那些小混混玩在一起!”當我們和那些優秀的、條件不錯的朋友交往時,父母會滿意,而當我們和那些品行不端、背景複雜的朋友打成一片時常遭到父母的反對。因為父母知道我們會從朋友身上有意無意地得到一些什麼。
當我們懂事後,我們的這種需求便更加清晰起來。對我們有幫助、有好處的人,我們當然喜歡與之交往。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霍曼斯提出,人際交往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相互給予彼此所需要的。有的人把這種交換叫做人際交往的互惠原則。盡管你可能認為把人際交往和需求交換聯系在一起庸俗,或是亵渎了你與朋友間真摯的友情,但是這種交換的本質卻是不能否定的。
我們所說的這種交換,並不是像市場上的買賣關系一樣,是物質品的交換,它同時也包含了非物質品的交換,比如,情感、信息、服務等各方面的交換,也就是我們說的“好處”。
然而,發生在人際交往中的交換與發生在市場上的交換所遵循的原則是一樣的。也就是人們都希望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換的過程中得大於或者至少等於失。不然,人們就無法保持心理平衡。
經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兩個關系很好的朋友,一個朋友找另一個朋友借了一筆錢之後就消失了,久久不還,結果這兩個朋友的關系漸漸疏遠了,甚至彼此成為敵人。有時候所謂的“好朋友”是經不起考驗的。
人們的一切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維持,都是人們根據一定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結果。那些對於自己來說是值得的人際關系,人們就傾向於建立和保持。而那些對自己來說,不值得的,或是失大於得的人際關系,人們就傾向於逃避、疏遠或者終止。
本文摘自《20幾歲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多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麼他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失敗。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該怎樣去做人做事。
我們生活在一個現實的社會。一些人和事,你無法改變的時候,就需要改變自己,努力讓自己適應這個社會。如果不想處處碰,壁,你就必須懂得一些人情世故,掌握一些交際禮儀和溝通技巧,適時宜地“來事”,靈活地處世。
這本書並不是教你違心、虛僞、奸詐地迎合別人,鑽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訴年輕人在處世方面,在善良、真誠、寬容的基礎上,做事掌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智慧靈活地待人接物。如果能做到這些,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必定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