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期,佛蘭德斯地區都十分荒涼,1884年,一名官員在一份針對Nievre地區的報告中,揭示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勃艮第地區的農民在豐收的季節到來後就把葡萄樹根埋起,在修理一些常用的工具後,這些精力旺盛的人們就開始在床上度日,為了取暖並減少進食,他們用被子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他們主動削弱自己的動力。人類的冬眠是基於身體與經濟上的考慮,避免身體上的消耗帶來的饑餓感,從而降低新陳代謝。人們每天混沌度日,甚至在夏天也是如此。在工業革命之後,阿爾薩斯和加來地區的官員聲稱,釀酒的工人和農夫,在進入冬季後就不再工作,而是任由自己過著遊手好閑的生活。
相反地,生活在中國南方的農民,是不會在冬天裡睡覺的,從 11月到明年的2月,農民們大多會做些副業,如紮竹籃,做竹帽,而且還會派自己的一個兒子到附近村莊的親戚家裡幹活。不僅如此,還會作豆腐、大醬、捕蛇(蛇的味道很鮮美)、捉昆蟲。到了立春時節,(意味著春天快到了),農民日出晚歸的務農生活又開始了。相對於那些機械化務農的農民,他們需要付出十倍到二十倍的辛苦.據統計,每年一名種植水稻的農民的工作量有三千多個小時。
4、
想象一下,生活在那個時代,珠三角地區農民們的生活會是多麼的辛苦,每年花費在工作上的時間居然有3000多個小時,這的確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尤其是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烈日當頭下彎著腰在地裡播種,除草。
而農民們唯一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就只有努力的工作,這同在紐約做服裝生意的猶太移民一樣。這非常重要。首先,對於耕田的農民來說,付出與回報是顯而易見的。你在稻田地裡付出的越多,收成也就越多。第二,農活是一件很複雜的工作。不會只是簡單在春季播種,然後就可以在秋季裡收獲,他們需要有效率的去經營運作,比如說需要整合人力,選擇不同的稻種來以保證一年的收成。同時管理複雜的灌溉系統,做好協調準備工作,使得第一次收割和第二次的播種工作可以同時進行。
重要的是,大多數的農民是有自主權的,在歐洲的農民只能從他們所屬的貴族那裡得到一點微薄的報酬,而且他們幾乎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但是中國和日本的體制有所不同。西歐的體制不適合稻田農業文化,種地是件很複雜的事,體制無法強迫或威逼農民每日很早起床去田裡幹活。在十四世紀到十五世紀,中國中部和南部地區的地主同租戶的關系已不具有所屬關系。他們只收取固定的土地出租費用,其他的事情全部都由農民自主決定。
“對於種植水稻來說,不僅僅是需要很多的人力,而且還是件很吃力的工作,細微的差別就會造成產量上很大的差異。”歷史學家肯尼思?波馬雷茲說道,“澆水的時間也非常關鍵。插秧時,秧苗的距離和力度對產量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簡單---只要在三月中旬,把種子灑在地裡,然後在月底的時候下場雨就可以等待收成了,你必須按部就班的來進行每項作業。對於需要特別關註的田地,地主就會通過一定的獎賞制度來激勵農民。如果收成很好,那麼農民也會得到更多的分成,這就是為什麼地租是固定的。地主會說,不管收成如何,我都要收20擔糧食,因此如果收成超出地租需要交納的糧食,你就會有收獲很多餘糧。但如果耕種稻田的是奴役或者是拿工資的農民,那麼莊稼收成好壞都與農民沒有關系,因此莊稼也就不會有很好的收成。這不是象打開灌溉的閥門,讓它多流一會,流到你的地裡那麼容易。”
本文摘自《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
如果有人說某某人士的成功是因為他是一個天才,那麼本書會毫不遲疑地對他說不!因為持這種論調的人往往忽視了成功不能缺失的兩個環節:機遇和文化傳承。世上沒有不想成為人上人的人,成為卓絕群倫的社會人士是創業者的夢想,把別人的成功經歷當成鏡子是成功者的愛好,在工作中事有所成是企業員工的追求,然而,要成為卓越者,需要的不僅僅是審視自己,還需要認識自己週圍的一切事物,這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就像海灘上長得最高的一顆橡樹,它之所以能長得最高,也許是因為它曾是一個硬殼種子,但很重要的,是它生長的土壤,它生長的地方,如果從一出生,它便被其它橡樹遮蔽了陽光,那它永遠不會長成最高的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