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相處,發生争吵在所難免,甚至夫妻那樣的親密關系,也不會例外。對此,一旦有了紛争,即使認為自己一方在理,也應避免過分的數落、指責。這時候,最好的方式是使用調侃、幽默的言語,澆滅對方的怒氣,達到釋疑解紛的效果。一位丈夫徹夜未歸,次日才幽靈般地回到家中,妻子埋怨了幾句,兩人便你一言我一語地幹起仗來。忽然,妻子說:“算了,沒什麼了不起,男人晚上不回家都成時髦了——我唯一要提醒你的是:熟悉的地方還是有風景的!”那妻子雖然占理,卻沒有去“痛打落水狗”,只是調侃了幾句,便使一場沖突,體面地結束了。
俗話說:“饒人不是癡漢。”當雙方的争論已到劍拔弩張的時候,占理得勢的一方應當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風範;切忌窮追猛打,將對方逼入死胡同。那樣不僅不能辯贏對方,反而會擴大矛盾沖突。當然,“饒人”也要講究語言藝術,這就是力求在無損於雙方面子和尊嚴的情況下達成妥協。要做到這一點,言語方式和言語内容的選擇是否恰當,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方式主要有五種:利用幽默、巧打台階、誠懇解釋、提出難題、以柔克剛。都是要與實際情況相搭配,以解決問題。
“得理不饒人”是你的權利,但不妨“得理且饒人”,這樣也給自己留條退路。人海茫茫,但卻常“後會有期”,你今天得理不饒人,焉知他日二人不狹路相逢?若那時他有理你無理,吃虧的可就只有你了。所以說,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正是為自己留了後路。
高處不勝寒,忌居高臨下
5歲的大衛跟大人說話,總喜歡拽對方的袖子。爸爸媽媽對這種不紳士的動作,極為惱火,多次訓斥大衛,卻一直沒有改觀。
一天,他們帶著大衛,去拜訪老同學蘇茜。不一會兒,大衛踮起腳尖,又拉起媽媽的袖子,指著桌子上的食物,大聲叫道:“媽媽,我要吃那個!”媽媽一臉尴尬地看著蘇茜。
蘇茜彎下腰,把臉靠在大衛的臉上,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一下,然後微笑著說:“要豌豆泥,是嗎?”大衛愉快地點點頭。這一次,大衛沒有拽蘇茜的衣服。
“你們是不是從來沒有蹲下來和大衛講過話?”蘇茜突然問道。
蘇茜接著說:“在我看來,大衛抓住別人的袖子,就是想讓那個人低下頭來看著他,或者蹲著和他說話。”
要求平等是人的天性,而居高臨下似乎是某些家長、老師、領導的本能。記住蘇茜的話吧:那些比你矮的人,希望你低下頭看著他,或者蹲著和他說話。
一次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回家,在門口敲門。她丈夫問道“誰?”伊麗莎白回答說:“女王。”丈夫不開門。女王又敲門,丈夫問:“誰?”女王回答:“伊麗莎白。”丈夫還是不開門。女王又敲門,丈夫再問:“誰?”女王回答說:“你的妻子。”這時,丈夫才把門打開,把妻子迎入了家門。
這個故事還真是讓人忍俊不禁。女王在外高高在上,可是回到家她卻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一個妻子啊。女王明白了這一點,才化解了丈夫心中隐約的不滿。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交流中要懂得尊重對方,和對方保持平等的地位,切不可居高臨下,甚至好為人師,常常以指點、評價的口吻說話。
生活中,往往有人由於自身地位、資歷 “高人一等”或“強人一籌”,往往頤指氣使,說話居高臨下、盛氣淩人。女王尚且要放下身份,更何況他們呢?這樣的做法只會自取其辱。
本文摘自《教你如何與人交流》
本書給讀者提供了出色溝通所需要具備的各種技巧,讓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掌握良好的溝通秘訣。本書涉及了溝通的各種細節,從說話技巧、溝通分寸、幽默用語、傾聽技巧、印象管理、人脈拓展等幾個方面,循序漸進地幫助讀者掌握良好溝通所需要具備的各種技巧。本書更細致地講解了職場溝通、商場溝通、情場溝通必須具備的溝通技巧,便於讀者在實際生活中應用。